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量多少,产自哪里,联系电话多少,本地50家规模以上杨梅生产主体将给每篮贴上“合格证”
杨梅有了“身份证”,市民吃得更放心
如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等,可获最高“一赔十”赔偿

    重量多少,产自哪里,联系电话多少,本地50家规模以上杨梅生产主体将给每篮贴上“合格证”

    杨梅有了“身份证”,市民吃得更放心

    如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等,可获最高“一赔十”赔偿

    本报讯(记者 陈希林)眼下,高楼、马屿等地50家规模以上生产主体的杨梅正贴上“合格证”进行销售,广大市民可以放心购买。据介绍,这张“合格证”既是杨梅质量安全的认可证,也是一张追溯证。

    “垂红缀紫烟雨里,此物江南最相思。”我市是温州杨梅的重要产区,全市杨梅种植总面积达4.5万亩。为让广大消费者能吃上质量安全的放心杨梅,今年,市农业部门按照5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规定,要求全市规模生产主体包括所有的杨梅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其杨梅上市都要贴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而没贴上“合格证”的杨梅,快递单位将不予收取寄递。

    据市农业局农产品质监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杨梅规模以上生产主体主要分布在高楼、马屿、陶山和曹村等镇,共有50家。杨梅是我市实施“合格证”管理的首类农产品,市农业部门与杨梅生产主体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在杨梅上市前15天及采摘期内不使用任何农药。若被检出有禁用农药,生产主体必须配合政府强制落果就地销毁等,并最高按1∶10标准赔偿。目前,市农业部门共印发了6万多张“合格证”,供这些单位在销售杨梅时贴在外包装上。

    6月7日上午,市农业部门有关人员赴高楼、马屿两地检查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在位于高楼地赖村的市双降山家庭农场内,两三位村民戴着手套正在包装刚从山上采摘来的杨梅(如大图),大篮4公斤,小篮2公斤,每个塑料篮子上面都贴上1张“合格证”(如小图)。农场负责人戴福员告诉记者,今年,农场杨梅种植面积约150亩,其中黑炭梅50亩、东魁梅100亩,预计可收成约1万公斤,产量跟去年差不多,当天开始采摘杨梅,售价每公斤24元。

    市农业局农产品质监站工作人员说,这张小小的杨梅“合格证”上,明确写着产品名称、重(数)量、生产单位及地址、联系电话、开具日期,消费者购买这些贴着“合格证”的杨梅,如对质量不放心,可拿到属地乡镇、街道或菜市场的农产品快速检测室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一旦检测结果显示质量有问题,可到市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作进一步的检测,结果如证明确实存在质量安全有问题的,消费者可进行追溯并获得赔偿。

    据悉,目前,高楼镇试点设立杨梅质量安全先行赔付承诺基金,该镇5个生产主体各出资1000元,交由高楼镇政府托管,消费者只要出具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证明购买的杨梅中有农药残留超标,镇政府则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先行赔付,在赔付之后,相关杨梅生产主体需在5天内补足赔付金额。瑞安市还全面实施杨梅用药专柜制度,在杨梅主产区的9个农资店,设立杨梅用药专柜,销售高效低毒农药,严查违规经营推荐禁用药物。同时,全面实施设卡巡查制度,在杨梅采摘上市15天前上山路口设卡,抽调乡镇干部和森林消防队员,组建“护梅保质”队伍巡查,确保杨梅质量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云江潮
加快推动改革落地
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市领导
赴芳庄、林川调研
塘下剿劣
百日攻坚行动
进入冲刺阶段
马屿江桥村:
荷花飘香游客来
杨梅有了“身份证”,市民吃得更放心
上虞二都杨梅
本月16日开摘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杨梅有了“身份证”,市民吃得更放心 2017-6-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