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药市场秩序,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
我市开展整治
“两非”专项执法检查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许正智 李龙云)连日来,我市卫生计生、市场监管、交通、邮政等部门组成整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执法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性别比专项治理成果,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
6月13日上午,上望街道组织卫计办、派出所和市监等5家单位对辖区内6家诊所、药房进行“两非”专项执法行动。执法人员详细检查是否执行B超登记制度、是否有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药品、行为,是否有超范围经营。检查发现东安村一诊所非法行医,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取缔,取证谈话,并予以立案调查。
据了解,此次专项执法检查由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5人,检查了12家公立医院、36家民营医院、70家药店、1家药械店、19家运输单位和6家快递企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药品登记记录不规范;B超制度不健全、登记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药物存放未实施恒温管理;快递寄存登记台账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指出并要求整改落实。
此次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B超、血液检测、染色体检测等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是否规范,制度是否健全;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统计工作是否规范,是否开展原始登记信息比对和数据质量抽查;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药店对终止妊娠药品进、销、存的登记管理情况;交通运输单位对血液、药品的托运管控、核对、排查是否到位以及上述机构和单位的广告管理情况;邮政、快递企业对寄往重点地区的邮件、快件是否落实收寄验视制度等。
据悉,下一步,我市还将加大对整治“两非”工作的宣传力度,倡导抵制“两非”行为,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形成整治“两非”的浓厚氛围,确保活动持续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