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朝林:“仙降鞋”的鼻祖

    编者按:瑞安是全国闻名的“胶鞋名城”,在全市拥有500多家胶鞋企业,每年生产的胶鞋数量过亿双,占全国产量的六成,而我市的胶鞋生产主要集中在仙降街道。据相关统计,近年来风靡全国的小白鞋,有85%以上是仙降出品的。

    仙降鞋业最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且存在不少质量问题,产品开胶、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因素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98年后,仙降鞋业进行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引进先进设备,聘请行业专家,仙降鞋的品质不断提高,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之后,仙降鞋业又经历了代加工到原创、纯线下到多渠道的转型期。

    今起,本报将推出“我与仙降鞋的故事”栏目,挖掘这三十多年来,仙降人与仙降鞋之间的故事。如果你是仙降鞋的“有缘人”,欢迎给我们提供线索。

    徐朝林:“仙降鞋”的鼻祖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仙降制鞋第一人徐朝林的儿子徐帮良、孙子徐启化,他们追忆起徐朝林与鞋的故事。

    一个偶然机会

    发明塑革鞋

    徐朝林是仙降村人,1931年12月出生,2012年5月去世。年轻时,徐朝林曾怀着满腔热情当兵报效国家,返乡后在仙降当地学习制鞋工艺,1975年被文成的鞋厂请去做师傅。

    1976年一个冬日,徐朝林正在仙降林光村朋友家串门,看见村里一名补鞋匠正以加热粘贴的方式补皮鞋。他突然想到家里刚断裂的塑料皮鞋,塑料遇热会熔化,如果能把断裂的部分进行加热再贴合,鞋子不就能穿了?回家后,他立即试验,见灶台旁边摆放着旧镰刀,突发奇想,将镰刀头放在灶火内加热煨红,再插入鞋底断裂处,塑料部分熔化后,断裂的部分粘合了。

    这发现可把徐朝林乐坏了:“我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以市场上的皮鞋作样式,以塑料为鞋底,制作一款新鞋。”心动不如行动,他让儿子徐帮良去当时制鞋较为有名的莘塍镇采购了塑革鞋面、塑料底,在家进行新鞋样的制作。

    他用农家常用的剪刀进行人造革鞋面的剪裁,拿家里的镰刀在火炉上煨烫,然后,将煨红的镰刀头插入塑料鞋底和人造革面之间,使之上下熔合,再用手将鞋底和人造革面挤压在一起,一双塑料皮革成品鞋就这样诞生了。

    徐朝林将这款新鞋献宝似地给妻子过目,获得了妻子的肯定:“这款鞋子肯定会红!”

    之后,徐朝林又多次进行改良,他发现,只要将制作好的鞋子连同鞋楦一起放入锅内蒸,蒸到一定的时间后拿出来冷却,鞋子立刻变得立体有型。

    “当时的制鞋技术普遍不高,虽然父亲制作的塑革鞋看上去不够精致,但胜在够新奇。”徐帮良说。

    试验成功后

    推向市场

    徐朝林让家人尝试穿上自制的塑革鞋下地做农活、出去串门、上市场购物……邻里见了,都夸赞他发明的鞋子舒适又实用,纷纷前来购买。看着大家如此喜欢自己发明制作的鞋子,徐朝林和家人心动了:“为何不尝试批量制作,对外销售呢?”

    他开始从莘塍购入一部分原材料,在家制作首批鞋子,并由妻子带到瑞安市区销售。在当时,全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商品奇缺,这种粗糙但款式新颖的塑革鞋很快被瑞安市民接纳了。

    他们一家还记得第一次将塑革鞋带到瑞安市区,过往的市民无一不驻足观看,个把小时,几十双鞋就售卖一空。

    之后的几年时间内,徐朝林“男主内”在家制鞋,而妻子“女主外”每天用竹篮装上三四十双鞋子,坐着拖拉机到飞云,再从飞云坐轮渡到瑞安百货公司门口进行售卖。这些新奇的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每天都被抢售一空。

    当年父亲做鞋的场景,徐帮良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赚钱的渠道少,当发明了塑革鞋之后,父亲和母亲不辞辛劳,手指起泡、流血、起茧子了,还是夜以继日地不停煨烫,只为让家里的经济更加宽裕一些。当时,为了保护‘专利’,他还躲在家里偷偷煨烫,生怕技术被人学走,丢了生计。”

    敞开家门

    扩大生产

    1980年前后,村里村外不少人都提出要向徐朝林进货,鞋子供不应求。随着销售量的逐渐扩大,一锅蒸三四双鞋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徐朝林决定敞开家门,扩大生产。他购买了大煤炉、烘箱,从村子附近招了多位制鞋师傅,并传授他们制作塑革鞋的方法。这时,鞋子的产量一天可以达到100多双。

    据悉,历史上仙降是著名的产粮区,家家户户务农维持生计,1979年,人均年收入不到80元,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农业经济状态。随着塑革鞋的逐渐红火,各家各户都开始在这上面动起了脑筋,他们相继向徐朝林取经,学习制作塑革鞋的技术,很快,仙降村、金光村、林光村、翁垟村、新安村、下社村等集镇范围的7个村400多户人家都加入到制鞋生产中来,在后来的三十多年里,仙降逐渐成长为全国胶鞋名城。

    1983年、1984年,徐朝林都被评选为瑞安县先进工作者;1986年10月,原仙降镇政府给徐朝林颁发了奖状,肯定了他“塑革鞋发明者”这一身份。

    因煨烫塑革鞋时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徐朝林开始出现身体不适。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也顺应市场的变化,徐帮良在1986年后购置了注塑鞋的生产机器,开始生产注塑鞋,但因技术不过关,无法生产,最后无奈将机器低价转卖。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徐帮良陆续在温州、广东等地从事与鞋业相关的职业。

    2013年,徐朝林的孙子徐启化在仙降村创办了瑞安凯隆鞋业,专业生产注塑鞋。徐启化说,在发明塑革鞋的年代里,他爷爷是比较保守的制鞋师傅,虽然发明了塑革鞋却不敢扩大生产,只在家中默默制作;而在父亲的那一代,虽然一直没有离开制鞋行业,但没有将爷爷制鞋手艺很好地传承下来;到了他这一代,他和姐姐一起创办了一家鞋企,他的弟弟也创办了一家,他希望在他们这一代,爷爷的事业得以传承并做大做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随手拍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阳光卫生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学周刊
城市道路更通畅了
云周千余名党员
上“大党课”
徐朝林:“仙降鞋”的鼻祖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徐朝林:“仙降鞋”的鼻祖 2017-6-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