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综合行政执法助力“创文”(三)
整治“牛皮癣”
还瑞城一张干净的“脸”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刘伟静
印着各色电话号码的小小白纸片,粘贴在沿街墙面上、小区的楼道里,密密麻麻,就如“牛皮癣”一般影响着城市“容颜”。为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启动小广告专项整治工作,还瑞城一张干净的“脸”。
据统计,6月5日至29日,共处理小广告电话号码481例,其中教育处罚288例,报送停机130例,移交公安部门侦办63例,共清理粘贴类小广告约48500张,清理面积约20万平方米;涂写、喷绘类小广告实施涂料覆盖约50万平方米,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民治“癣”
组建微信群
吴董凯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卫管理科的工作人员,也是小广告治理微信群的“协调员”。群里一有关于小广告的线索,他就会根据所处位置,在群里提醒辖区中队前去处理。
昨日早上8时47分,小广告治理微信群里有人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解放路今早出现很多喷绘小广告,位置高,范围广。”
玉海执法中队工作人员核实后发现是关于办证类的非法小广告,并在群里汇报。
“请公安部门协助侦办。”吴董凯在群里提醒民警,并将该号码报通信部门停机处理。
“从发现小广告到成功处置,不到半个小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卫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该微信群现有成员200多人,由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社区(村居)干部、志愿者等构成,大家只要发现小广告踪迹,就会将照片发至群里,并告知具体位置,方便执法人员处置。
该负责人表示,有了微信群里热心人的帮忙,执法人员能及时掌握更多小广告信息,同时通过工作流程改造,将原来3天的取证时间缩短为1天,第一时间予以处置。
多措管“癣”
让小广告无处遁形
据了解,为了规范执法流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制定了小广告治理流程图。针对收集到的小广告信息,若是一般广告,由辖区中队受理、取证、处罚,上报需停机(复机)的信息,由市容环卫管理科统一汇总后报送通信部门处置;如涉及办证、刻章、枪支迷药、涉黄涉毒等非法小广告,在微信群里提醒公安部门接收后,市容环卫管理科需正式提交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由公安部门受理并立案侦办。
该负责人表示,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坚持“四个一律”(对影响市容市貌的的小广告一律清理,违法发布小广告行为一律重罚,对内容违法的小广告一律提交公安机关处理,对违法小广告联系电话一律停机),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执法力度,让小广告无处遁形。
同时,我市还实行堵疏结合的监管方式,在社区(村居)设置广告固定张贴栏;将小广告清洗保洁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由环卫保洁公司承包清理,让小广告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