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门台,爆萌的龙猫,骑在墙上的单车……
浦后社区有条“文艺小巷”
■记者 蔡玲玲
不少市民在很多城市发现,一些建筑物或地铁通道中的墙面成了绘画墙,它们创意大胆,趣味十足。在我市玉海街道浦后社区,也有条长达300米的“文艺小巷”,你会被它惊艳,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在这条充满文艺与古朴的巷子里美美地合影留念。日前,记者探访了这条小巷。
10万元打造出
300米“文艺小巷”
从邮电南路拐进浦后街,一股浓厚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萌态十足的龙猫一家。令人叫绝的是,原本安装在墙上的水表箱,被设计成龙猫的玩具推车,十分可爱。紧接着,墙上出现了一辆“自行车”,车后座挂上了“气球”,车上还有“骑行者”。
记者发现,这条原本破旧的小巷,如今被色彩斑斓的壁画和创意的设计替代,活力无限。而小巷中一些古旧的门台,依然存在,被贴上了喜庆的“门联”,古朴中带着新气象和人情味。
浦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伟瑛告诉记者,去年底,该社区一共花了10万元将浦后街、浦中巷共300米长的墙体“改头换面”,成为浦后社区居民楼前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陈伟瑛介绍说,文化墙共分4个主题,分别为“活力浦后”、“乐享浦后”、“人文浦后”、“幸福浦后”。“活力浦后”充满童趣,是为孩子们而设计;“乐享浦后”突出瑞安曲艺之乡的风味,用了戏曲、卡通,脸谱、十二生肖等方式表现;“人文浦后”和“幸福浦后”则描绘了瑞安大桥、飞云江大桥、隆山塔、外滩等景观,穿插古诗,再加上彩色轮胎,寓意着瑞安人民曾经同舟共济,如今共享美好生活。
创作人是“90后”
希望发扬巷弄文化
据了解,这条“文艺小巷”由一个六七人组成的创作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其中,主创人员是我市的一位“90后”,名叫杨忠敏,他还是瓯塑非遗的传承人。
杨忠敏说,浦后街上老宅门保存下来的比较多,极富人文气息。墙绘创作围绕“老中青”三个群体展开,结合老房子的古朴特质,体现瑞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每一面墙,都有历史和故事,不同的年龄段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感受。”杨忠敏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瑞安人,杨忠敏说,瑞安老城区有很多巷弄,童年印象中,不少巷弄偏僻而脏乱。浦后街的“改头换面”,改变了大家对老城街巷的印象。希望瑞安多几条这样有人情味、有趣味的巷弄,让市民在欣赏中体会到文明创建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