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囡叔也有退休金了!

    阿囡叔也有退休金了!

    ■林祝宸

    周末回乡下老家,刚至道坦角,隔壁阿囡叔就在叫我,笑容灿烂,且一直合不拢嘴。我猜到八九分,就问:“阿囡叔,养老保险交了吧?”他频频点头:“交了交了,办的是6年贷款。”我连声说:“办了好,办了好!这是大好事!”

    阿囡叔是我堂叔,生于1952年5月,小学一年级学历。虽是独子,但未成年时就下地干活了。长年的体力劳动练就他一身肌肉和蛮力。当年参加生产队劳动,不到20岁就能挑200斤重担,插秧、除虫、割稻、掘番薯,样样熟练,且绝不拈轻怕重,干活时若有人称赞,则劲头更足。生产队记工分,他都就被定为10分。

    那时年轻人娶亲早,21岁那年,父母就给他操办婚事。新娘是本村人,小他两岁,清秀白净,是儿时定的娃娃亲。据说新娘曾想悔亲,因迫于父母压力,没有如愿。可是强扭的瓜不甜,婚后,磕磕碰碰的漫长岁月就此开始,夫妻吵架成家常便饭,妻子曾多次闹离婚,回娘家,又每次在双方长辈劝说下回来。直到数年后生下儿子,吵架也未见减少,只是离婚话题不再提起。

    光阴似箭,一晃40余年过去。这期间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一直务农的阿囡叔也亲历这场巨变。当年成群结队的集体劳动,早就变为家庭单干了;田里想种什么庄稼,自己可以说了算了;原先每年冬春需去湖岭山区借番薯丝充饥,后来一年到头都吃白米饭了;再后来,农民不用交农业税。农闲时节,他还可以去村里的私人房建工地做“跟工”(挑砖、拌砂浆等),赚点零用钱。

    家里其他方面变化也大。十几年前,长大成人的儿子离开这个不和谐的家,去邻县一镇上打工,数年后在当地成家立业了。孙女出生后,妻子也去了儿子家,很少回来。3年前,父母也因年老体衰,先后离开人世。从此,已过花甲之年的阿囡叔,成了“孤家寡人”,除继续打理家里一亩多地,做做“跟工”,还得自己洗衣、做饭。前年查出肾里有石头,更增加心理阴影。有一次我建议他不要再做“跟工”了。他却说,“门头上下”加上吃药,开销大,儿子给的钱不够用。接着还唉声叹气地说道:“我俫做后生时节干得恁苦,种起稻谷纳公粮,自屋里吃吃番薯丝。为乜工人有退休金,我俫冇退休金?”

    令阿囡叔意想不到的是,梦想中的退休金竟实实在在降临他头上。这是去冬今春,因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本村被征用耕地约50亩,获得一批养老保险参保名额,阿囡叔夫妻俩也在参保名单之列。名单公示后,他先是欢天喜地,继而又陷入烦恼。按其年龄,夫妻俩每人需交费9.6万元,儿子获悉后颇觉为难,没有很快表态,令他急得团团转。我上次回村听说此事,赶紧为阿囡叔打气:“这样的好机会决不能放弃啊!你晚年幸福全靠这个了,哪怕贷款也要把这事办了。”

    阿囡叔夫妻俩适合办6年贷款。但这事并非“包赚”:如果活不过6年,后续还贷就得由担保人负责,导致亏本。经过综合评估,认为亏本风险不是很大,此事最终算是敲定了。阿囡叔虽满脸沧桑,但往日忧郁早已一扫而光。6年后,迈入古稀之年的他,就能如愿拿到属于自己的退休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今日塘下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远望角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阿囡叔也有退休金了!
花瓶
马大哈历险记
集云山上的那条狗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阿囡叔也有退休金了! 2017-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