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考验着城市文明程度
■林良爽
共享单车说来就来。它一来,就深受市民的喜爱,瑞城大街小巷一下子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快捷便利,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管理、使用都将是一个新的难题。
共享单车,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有的城市采取堵的方式,拒绝共享单车;有的城市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有条件进入;有的城市包容开放,欢迎所有的共享单车进入。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的产物,成为城市公共交通补充是必然的,城市应该接受并做好管理工作,让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地运行。城市管理者要及早制定出台共享单车的发展规划、准入条件、运行管理制度等,对共享单车进行科学规划管理,让共享单车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共享单车,考验着市民的素质和文明的素养。它不像公共自行车有固定停放点,它可以随时随地停放。在一些地方,骑行者乱停放,只管自己方便,不顾他人,把车随便一停就走。据报道,有人把单车停在高架桥上,严重影响道路畅通。因此,共享单车停放不能太任性,要符合城市管理的要求,要在指定的地方停,或停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他人通行的地方。
共享单车最大优势在于共享,如果停在单位、家里,单车共享的概率就会低。共享单车是公共产品,不能占为己有,停放得好不好,与市民的素质、文明素养有着极大的关系。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共享单车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是衡量市民素质、文明素养的一把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