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铁军治出了
真成绩”
老干部开展剿灭劣Ⅴ类水
专题视察活动
在座谈会上,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孟光称自己曾是温瑞塘河的“常客”,经常坐船,一直记得那清澈的塘河水,上世纪80年代以后,看着塘河逐渐“变脸”,实在痛心。如今,塘河又恢复了面貌,水岸环境甚至更好了,他感到由衷高兴,并建议要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培养大批的志愿者,实现从治水到护水。
原市政协主席林锦麒说,治水是历史欠账问题,更是一种历史责任。治水工作者要真抓实干,将历史欠账变为环境财富,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原市政协副主席陈诒昆十分认同林锦麒的看法,表示治水是件辛苦却很值得的事,要一以贯之,坚持到底。
记者从市治水办获悉,根据环保监测数据,塘下、罗凤、鲍五、九里、七坦、白岩桥和杜山头断面1至6月主要污染物平均指标达到Ⅴ类水以上标准,全市444个劣Ⅴ类水体已有408处达到验收标准,7月份我市对省控塘下断面和市控白岩桥断面进行申报销号验收,于7月10日通过了省治水办验收予以销号。
这份“剿劣”捷报背后是系列治水动作的合力:去年,我市有7个断面处于劣Ⅴ类水,这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剿灭劣Ⅴ类水列为“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之首,成立剿劣指挥部,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片督查,将治水责任落实到1386名市镇村三级河长,并与市领导、职能部门、督察长和镇村河长进行责任捆绑,同时,抽调955名市直机关单位干部参与剿劣工作;新建污水管网117公里,对10182个直排口和混排扣实行四色标识,封堵排污口7560个,整治排污口2602个;拆除沿河违章建筑83.2万平方米;狠抓取水口管理,取缔非法取水口266个,对合法取水口实行“身份证”式管理;发动党员干部志愿参与治水,出台“剿劣”有奖举报奖励办法,发动瑞商成立治水基金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