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支付 智慧追溯 智慧快检
我市第一个“智慧市场”开始运行
■记者 张洵煜
不用带现金,就可完成支付,扫描二维码,就可查到产品快速检测信息和相关追溯信息……日前,市水产城作为温州市首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智慧市场”试点开始运行。
“买得舒心、吃得放心”,涵括了农贸市场的硬件、软件双向要求,是对农贸市场这一民生工程最生动、最贴切的注解。市市场监管局以此为目标,以市水产城为试点,全力打造“智慧市场”,通过智慧支付、智慧追溯和智慧快检,不断健全“智慧市场”的功能,让“智慧市场”发挥出最大效力,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慧支付:
“身无分文”也可购物
日前,记者实地体验了“智慧市场”带来的时尚消费。来到市水产城瑞松食品店,市民林先生正在购物,结算时,瑞松食品营业员叶露丹拿出一个POS机状的机器,点击了上面的“商品交易”,选择了“450克吧啦乐鸭舌”和“活烤烤虾”,系统自动结算总价,林先生看了下价格,选择了“支付宝”的方式,最终付款成功。“身上不用带钱,带个手机就能轻松秒付,也不用担心遇到假钞,真方便。”林先生说。
记者看到,在选择付款方式中,有刷卡、微信、支付宝、丰收付和现金5种方式,无论选择哪种,都会记录在后台的交易记录中,既能让消费者轻松付款,也能帮助商户电子记录消费交易。
叶露丹说,这台POS机虽刚拿到不久,但已经切切实实体会到其便利之处。“一台小小的掌上机可以顶好几台机器,像个小型收银台。”她说。
据介绍,过去,商户和批发商、厂家等的购货记录基本靠简单的手写,去年,市市场监管局制作统一的“销售凭证”,方便交易双方记录商品名称、单价、数量等,但不少商家仍忽略这一操作。有了智慧支付这一操作,交易信息不用手写记录,就会自动保存在系统中,方便市场监管部门对索证索票的检查,也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后市民拿买菜小票像去超市购物拿小票一样自然、方便。”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
智慧追溯:
让打击与维权“有迹可循”
记者发现,拿到消费小票后,小票下方还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小票上的二维码,即可访问一个叫“安溯网”的页面,里面有消费的详情、商户检测的信息以及电子追溯等。点开电子追溯,消费、零售、批发、生产每一环的信息都可知道,这是该局打造农产品电子追溯体系的实效。
据了解,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提升食用农产品市场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智慧管理,根据省市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示范农贸(批)市场创建工作的部署,市市场监管局联手瑞安农商银行和浙江安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我市农批市场之一——市水产城试点建成以智能POS为支付载体,以批发市场溯源APP为依托的溯源体系,实现融交易、支付、追溯与监管为一体,达到食品安全溯源电子化、商户经营管理便捷化、监管决策数据化,实现快速、便捷、安全的消费功能和食品安全追溯。目前,市水产城已有28家水产干货销售点实行该追溯机制。
如何实现追溯?该局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一个经营户被抽检,发现一有不合格产品,如果之前经营户有自觉录入索证索票等信息,且有厂家、批发商等信息,监管部门可打通检查网络,实现追溯调查,经调查证实不是经营户的责任,可实现免责。
“该追溯机制是以智能POS为依托,商户通过溯源APP进行交易结算,消费者通过现金、刷卡、支付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支付并获取溯源小票,同时把商户的交易信息上传至溯源云数据平台,形成向下追踪的溯源台账数据。”市市场监管食品流通科负责人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商户自觉录入自己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在关键时候成为维护自己利益的“武器”,打通市场监管部门打击不法分子的追溯通道,也能和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老百姓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智慧快检:
为食品安全编织安全网
在“智慧市场”中,快速检测是其中一项智慧成果,它为食品安全编织起严密的安全网。
扫二维码打开安溯网,商家的快速检测信息就会跃然眼前,检测次数、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一览无遗。不仅如此,市民还可查看其它商品的快速检测结果,从而“货比三家”,选择质量有保障的商品进行购买。
快速检测得以在“智慧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离不开市市场监管局对快速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2015年,该局首创性地开发了一套以图片为依据的快速检测系统,全面监控全市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正常开展;并优化简化送检流程,消费者只要简单登记样品信息、留下电话号码后就可以离开,检测人员按照程序完成检测后,电话通知消费者,改正了以往因送检花费时间过长影响消费者送检积极性的弊端。“检测员上传每批食品的快速检测显色结果图片、不合格食品的后续处理台账图片、经营户销毁不合格食品图片等,并通过系统后台对图片的真实性进行识别,自动统计每个检测员的检测数据。”工作人员说。
目前,我市“四位一体”快速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已拥有快速检测室1个,检测车2辆,快速检测箱15个,建成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28个,全部正常运行并免费对公众开放。2015年至今,累计完成食品快检165517批次,其中不合格4230批次,处理问题食品20466公斤;合格率从2015年的94.70%提升到2017年的98.93%;完成不合格食品追溯登记1939批次,“快检转定量”98批次,立案查处60余起,利用快速检测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