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初,我市确定今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包括食品安全、垃圾治理、菜场改造、交通治堵、干道提升、抢险应急、扶苗育苗、银龄保障、安全防范、扶贫济困等十个方面。今年已过去大半,十大民生实事进度如何?今日起,本报推出“关注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系列报道,报道各个项目进展情况。
银龄保障工程
为老人幸福生活护航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扩面提质60家,新建109家,免费为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记者 林翔翔 通讯员 邱微
养老服务是民生大事,它不仅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安康。2017年,我市继续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银龄保障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全年将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扩面提质60家;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9家;免费为全市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现状:照料中心初具规模,运行管理有待规范
近年来,我市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据最新老年人统计数据(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3.52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1.5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45%,老龄化程度比2011年提高了2.79%。老年人口增加的同时,负担老年人的18至59周岁的劳动力人数下降,由2011年的5人降为4人。
因此,加大养老工作扶持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自2012年开始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来,一直把这项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重要内容强力推进。2012年至2016年,5年内建成495家,覆盖100%城乡社区和52%的农村,其中原飞云街道在2015年开展了农村照料中心全覆盖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照料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居家养老工作不断拓展和完善,但照料中心建设运行方面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认识不到位,照料中心运行资金无保障,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形成,运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70%的照料中心只是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老人活动单一,大多只是看电视、打麻将。村‘两委’或‘老协’负责开门关门,无专业团队管理运行。”市民政局老龄工作与社会事务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各照料中心主要依靠村“两委”或“老协”管理,其精力、能力、水平有限,造成大多数照料中心运行不规范。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