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保障工程
为老人幸福生活护航
(上接第1版)
举措: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扩面提质
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吃完中饭后,王大爷叫了衣物清理上门服务,随后咨询照料中心的医护人员医疗保健方面的问题,之后或去电大参加老年电大课程或看看书报或和工作人在聊天室说说家常。吃完晚饭,王大爷欣赏了文艺演出,便结束了悠闲愉快的一天……
这一幕,不久后将在我市6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演。据悉,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挑选条件较为成熟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提质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吸引第三方社会组织入驻,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服务,能使照料中心更加规范、专业。”市民政局老龄工作与社会事务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6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进入任务分配阶段,将于今年10月底初见成效。
在养老服务“提质”方面,除了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承接运行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智慧”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医护人员通过手机APP软件、便携式智能手环等设备,利用‘互联网+医养结合’,远程诊断、监控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作出调整指导,使老人不出门也能享受医疗服务……”市医改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正在安阳街道红星村老人公寓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另外,市二医和飞云街道孙桥村也在探索智能医养模式。
在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承接运行和“智慧”医养结合的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提质的同时,我市也不忘继续“扩面”工作。据悉,我市今年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9家,分布在各个乡镇、街道。
另外,今年我市还投入270多万元,免费为全市9.1万名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市民政局老龄工作与社会事务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在2014年8月首次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投保工作,现已是第三年(也是第三期)。经过宣传和发动,投保率持续上升,从最初的30%增至去年的50%。
“以往近70%的保险由村集体经济、老年人协会等出资,许多老人被投保了却不懂得如何索要理赔,甚至有老人不知道自己已投保。”市民政局老龄工作与社会事务科有关工作人员说,现在政府为70周岁以上老人买单,减轻了村集体和老人经济负担,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中标保险公司在每个区域配备专职宣传理赔工作人员,让更多的老人真正获得保险保障。
今年7月12日,中国人寿瑞安支公司、市民政局相关人员,顶着烈日,赶到潘岱街道长山村,专门为叶协朋的家属送上老人意外伤害险的12100元理赔金。原来,6月8日早上,叶协朋老人倒在了车旁被村民发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取证,保险公司初步确定此事为在非指定场所遭受意外致身亡,符合老人意外伤害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可以申请理赔。
这是我市第一笔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的理赔金,也给家属带来些许安慰。
据了解,这份意外伤害保险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提供保障,包括乘坐公交车或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意外伤害,户内外及公共场所发生的意外伤害,如磕碰、摔跤、高空坠物、电击、溺水等。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最高保额达到3万元。
声音
网友“一只羊92”:照料中心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医等生活服务。这几年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我市各地如火如荼建设,提供多种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达到“老有所养”的目的。
网友“吃饭睡觉打豆豆”:这些年,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不少社区为完成创建任务“东拼西凑”,加上养老机构依然大多集中供养,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低层次,特别是缺乏医疗技术支撑。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质”,不仅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更加专业化,还融入医养结合内容,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保障,另外还更加注重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减轻老人的孤独感,满足他们对“家”的需要。
网友“夕阳西下”:家里老人身体弱,年轻人有个绊倒、扭伤的很快就好,但是换成老年人,小问题也不能忽视,处理不好就比较严重。现在政府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无疑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利民。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开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给老年人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