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出炉
我市在全国县级市中排第四
本报讯(首席记者 林长凯)7月18日上午,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启幕,并举行了“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颁奖仪式,全国共有20个城市获奖。开幕大会发布了《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报告公布了2016年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前20,全国259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前50,以及全国361个县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前50的城市名单。其中,我市在全国361个县级市中排名第四。
瑞安城市信用指数
位居全国第四
据了解,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是国家发改委委托专业机构对各城市信用环境进行的综合评价,是衡量一个城市信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监测范围已扩大到259个地级市和361个县级市。瑞安城市信用指数位居全国第四。
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是目前唯一由官方发布的信用评价指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通过对各城市在信用事件监测、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信用透明度、信用工作绩效、信用市场等方面情况的综合评价,形成城市的信用综合指数并排名。
这次评价的监测时间为2016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浙江省入列此次排名前50位的县级市有义乌、温岭、瑞安、乐清、慈溪等五座城市。
我市是温州市首批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近年来,我市建立信用信息征集更新长效机制,明确规定信用信息征集范围、统报周期及管理使用权限等,征信参建部门从最初的30个逐步扩展到48个;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基本覆盖重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共涉及企业121类、个人信用信息103类。
我市还在企业信用信息监管服务系统的基础上高标准建成个人信用信息监管服务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公共信用信息共建共享,目前已与温州市征信平台等单位实现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信息整合。
此外,我市在温州率先建立了“信用瑞安”网站,按照“既保护隐私又适度公开”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信用建设动态、诚信红黑榜,并向全社会提供基本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目前,我市已被列入温州市首批3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依托“信用瑞安”、“信用浙江”等查询窗口,发布公开信息36万余条,社会查询量达26000余人次。
建立信用红黑榜名单
打造“信得过”品牌
我市通过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确保社会信用体系良性运行。出台优惠管理政策,对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出台联合惩戒措施,对失信者实施撤销荣誉称号、取消政府资金扶持、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应用。有关部门制定在行政管理事项和公共服务领域中应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的目录清单,重点在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核准、财政资金分配、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及评先评优等方面强化应用,推动将申请人良好的信用状况作为各类行政许可和评先评优、财政性资金补助等的重要条件。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建立事前信用承诺制度、事中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和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制度,让信用成为个人的“金名片”。比如在办理行政许可等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制定信用承诺清单,要求市场主体以规范格式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违法失信经营后将自愿接受约束和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