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瑞安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产学研高效合作 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本报讯(首席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胡叶)今年5月份,我市3家企业在省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以1910万元的总成交价,成功竞得“高效机械加工集成技术及装备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产上的研发与应用”“智能机器人压铸自动化技术在铝合金铸件生产上的研发与应用”“高分子量阻燃剂BPS产品研制及工艺设计”3项科技成果,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找到了最佳方案。据悉,我市在本届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达成的成交金额也位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位。
科技成果竞拍活动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了公开平台,既为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进一步“松绑”,也给技术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市企业对科技成果竞拍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加科技成果竞拍活动。据了解,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以510万元竞得“高效机械加工集成技术及装备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产上的研发与应用”、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300万元竞得“高分子量阻燃剂BPS产品研制及工艺设计”、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100万元竞得“智能机器人压铸自动化技术在铝合金铸件生产上的研发与应用”,瑞明项目成为当场成交金额最高的项目。
“虽然以超出起拍价110万元的价格拍得这项科技成果,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比较值。”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个项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化创新,能够完成多道生产工艺,投产后,能够完善产品机加工自动化流程,形成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高效加工生产线,预计可减少用工量50%,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已成为一种推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有效途径,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难、企业技术需求购买难的现实问题,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资源统筹的聚变器。”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说,企业参与技术需求竞价,既让企业最迫切的技术痛点得以解决,节约了成本,又促进了高校院所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让象牙塔内的科研更接地气。此外,我市还对企业通过技术市场交易或竞价拍卖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经审核,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 10%至20%的比例给予成果产业化经费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列入温州市级以上的网上技术市场产业化项目,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10%至20%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近年来,我市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科技合作交流,深化浙工大瑞安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建设,征集发布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组织企业参加技术对接、科技交流活动。据市科技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共征集企业技术难题30多项,向企业发布各类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200多项。
我市还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联盟)建设,已建成15个,实现重点行业平台全覆盖。今年5月,由11家企业和天津理工大学共同组建瑞安市汽车零部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对外开展检验检测、科技合作、研发创新、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服务,提升汽摩配企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