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女神营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衍纸导师王灵琦
将衍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女神训练营导师系列报道】

    衍纸导师王灵琦

    将衍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胡蓓伟

    第一次见到王灵琦时,她双手提着沉甸甸的大袋子,里面装着上课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笑盈盈地拿出作品展示起来。这些衍纸作品形色各异、生动形象,设计别具匠心,远看根本看不出是用纸制作出来的,令人惊叹。

    王灵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二十余年,任教于集云实验学校。独具特色的衍纸创意课程《衍纸艺术与传统文化》,作品《梦回清宫》系列衍纸人物曾入选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原创纸艺大展”展出。

    从平面到立体

    两百多年前,衍纸还只是流传于英国皇室贵族之间的一种艺术,而如今,它早已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实用又好看的生活装饰艺术,常被运用于卡片、包装装饰、装饰画、装饰品等。运用卷、捏、拼、贴组合完成,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比如卷成钻石形、泪珠形、方形、半圆形、新月形,然后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组合出来的造型,逼真富有立体感。

    谈起制作衍纸的缘由,王灵琦说,上完美术课,学生留下很多小纸条,她没事就拿来卷卷、折折。网上一搜还真有衍纸艺术,从此就着迷了。5年前,衍纸艺术网上的资料并不多,瑞安也没有专门从事衍纸教学的老师,于是她就开始了自学之路。经常去网络上找素材,还会买一些国外的书籍参考别人的作品。

    彩色衍纸条在王灵琦手中粘、压、捋、卷,盘后变成了繁复缤纷的平面衍纸花来。长短不一的衍纸条能卷出厚度不同的小零件,再把零件往外一推,就推出来高矮不同的立体圆柱体,圆柱体之间可以互相叠加、黏贴、组合,这就是立体衍纸。别看只是多了推的过程,但是难度却大大提升了。王灵琦说:“当很多张纸条拼接起来的时候,做不好就会推出来有断层或者厚度参差不齐。卷太紧推不出来,卷太松就会掉出来,一松一紧也不行,这就需要把握好推的力度。”经过不断反复练习,她终于推得厚度均匀,孰能生巧了。

    结合中国传统的创作

    好看的衍纸作品太多了,但有特色的却寥寥无几。王灵琦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后,打开一扇纸艺世界之门,她却觉得,若全照着别人充其量叫模仿,更多的是需要好的创意,心灵之美在指尖的流露就是纸艺。于是,她开始去突破,去大胆地思考创作。

    那段时间,王灵琦忙着每天追热播剧《宫》,突然灵光一现,要是衍纸和古装结合会有怎么样的火花呢?于是以《宫》演员的古装造型为灵感,《清宫遗梦》系列清宫娃娃作品就诞生了。这系列包括十个格格一个阿哥,全部用衍纸制作,一个个立体小人偶生动活泼、栩栩如真,每个人物发型、服饰都不一样,细微到格格的每屡发髻、配戴的香囊、衣服上的花纹都不同,实在让人惊叹。

    精致背后是不断地琢磨练习,她说:“给格格编的辫子全都是很细小的零件,全部靠一步步琢磨过来。刚开始一大片的纸片放上去没有质感,头发要想蓬松,纸条要剪得很细,剪成0.8毫米、1毫米,这样层次感会强一点,梳理好后再折叠、扭出造型。”

    从这套娃娃之后,王灵琦走上了衍纸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之路。王灵琦根据民间神话故事,创作了《龙九子》,很多的小零件,无数根精心切割和弯曲的窄窄纸条,仿佛一条飒爽英姿、气势磅礴的九龙子即将就要腾飞。《美猴王》中孙悟空头戴紫金冠,身披黄金甲,脚踏步云靴,手持如意金箍棒,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之中。还有梅兰菊竹、扇形文化和中国传统图案都是王灵琦创作的灵感源泉。

    衍纸是老少皆宜的艺术

    王灵琦用衍纸做成贺卡或装饰画,送给朋友和学生,他们都爱不释手。于是,在课堂上她开创了独特的衍纸课程,并创办了衍纸工作室,有30多名小朋友,10多名成人报名参加。刚开始,工作室只招收小孩子,他们总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其中一名学生根据马年创作了《马到成功》衍纸作品,立体的小人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驰。这幅作品参加艺术节比赛,获得了温州一等奖、省二等奖的荣誉。王灵琦说:“家长总说孩子坐不住,学衍纸的小孩子还可以静心,做完了之后很有成就感。”

    后来,王灵琦做了一场亲子活动,大人和小孩一起做衍纸,促进感情和交流。这时,她才发现原来成人做的衍纸也有独特的美感,生活体会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也不相同。大家都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做,原来衍纸这么有意思。

    王灵琦觉得,衍纸是老少皆宜的,这也是一种静心,作品可以送给朋友,也可以用来对家里进行装扮,不限年龄不限性别都可以上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生活周刊
   第00002版:女神营
   第00003版:热剧榜
   第00004版:志哥搜店
将衍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瑞安日报 女神营 00002 将衍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2017-7-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