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
900万元助力农业产业“机器换人”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鲍建
引进禽畜养殖自动化技术,定时定量喂料、喂食、照明、取蛋、清粪等自动控制,哪怕没有饲养员,几十万只鸡也能养得白白胖胖的;采用物联网技术,使蔬菜育苗管理智能化调温,自动化浇水,精细化施肥……
这些“智能化农机”的应用,既能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又能节省人力、提高经济效益……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在我市已越来越广泛。而为了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日前我市出台了《瑞安市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近9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各产业“机器换人”示范点、智慧农机应用基地、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烘干中心提升、育秧中心提升等。
智慧畜牧场没有饲养员
几十万只鸡依然白白胖胖
近日在湖岭镇的华鑫生态园,很少能看见工作人员的身影,但是成千上万只鸡却依然被养得白白胖胖,这要归功于该生态园引进禽畜养殖自动化技术。这里有5条全自动封闭式饲养流水线,从喂料、恒温、饮水、清粪、气味排放等全程自动控制。
据了解,华鑫生态园于2014年建成了4条全自动封闭式饲养流水线,在2016年因鸡蛋供不应求,又增加了一条流水线。
“一条流水线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仅自动化设备的购置就需要500多元,加上厂房等其他投入,一条流水线的总成本近千万元。”华鑫生态园负责人张林华介绍。
投入要这么大,却依然愿意选择“智慧养殖”,张林华有自己的考量:近几年,传统的养殖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基本上招不到工人,没人愿意干饲养员的活,就算有人愿意做,对工资待遇要求也很高,造成人工成本越来越大;而人工饲养饲料浪费现象也比较明显,水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还造成环境污染。传统养殖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发展,自动化养殖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现在,我们这里算上驾驶员和财务等管理人员,总共只有9名工作人员。生态园的养殖量为32万只鸡,年产蛋量约为438万公斤,如果是传统的养鸡场,至少需要60多人。”张林华说,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养殖厂数据信息,远程控制相应设备,实现健康养殖、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了解,华鑫生态园是我市智慧养殖的一个典型,而大力发展智慧畜牧场正是我市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市将在2年内建成规上畜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1个。”市农林局农机总站副站长林建强介绍。
根据《方案》,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畜牧场是推广普及农机技术装备的要点之一,推广普及农机技术装备,目标是要做到农机装备总量稳中有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总动力保持在39万千瓦;重点是推进粮食、茶叶、畜牧等三大主导产业的机械化发展。
高新农机装备示范基地
蔬菜育苗用上“物联网”
在马屿镇九甲村一片农田里,有着一排排大棚,粗看外表与其他大棚没有两样,走进里面,细节却大为不同:大棚中央竖立着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土壤里埋着水分传感器,棚壁上挂着二氧化碳传感器,棚顶有光照传感器,棚外还有降雨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有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复合环境控制柜,经过电脑判断,再“指挥”喷淋、调温、换气等自动化系统开启。
市神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文斌介绍,该公司刚刚建设完成了“物联网”系统,将于下月正式投入使用,将控制1万多平方米的育苗区,年蔬菜幼苗产量达1000多万株。
“对于大规模蔬菜育苗而言,单靠人工管理耗力费时,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工误差。”黄文斌说,物联网技术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
“智慧农业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林建强介绍,加快高新农机装备示范基地建设亦是我市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市神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我市在建设的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之一,它的建成投用对全市的种植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根据《方案》,我市将加快高新农机装备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智能化成套农机田间作业装备、农业智能控制系统等,建成3个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
这些举措亦将推进农业
“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
据了解,眼下,我市正加快引进新机具新技术。2016年,我市以项目形式引进温州地区首台水稻穴直播机,并开始在马屿镇粮食生产功能区试验。为加快该技术推广,今年4月10日在马屿镇组织召开水稻穴直播技术现场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市水稻散播大户。
今年3月,市农业局在陶山镇政府门口广场举办“2017年春耕备耕助农增收送服务农业科技下乡”大型活动,在活动现场,汀田蔬菜种植大户薛迪贵看中农机展示区的一款乘坐式电动蔬菜移栽机,当即拍板购置。据悉乘坐式电动蔬菜移栽机在温州地区引进使用尚属首台。
我市还引进了山地单轨运输车。目前已安装完毕4条山地单轨运输车,在(拟)建10余条,此举将极大降低山区农民的劳动强度,也为山区农民脱贫开辟了一条捷径,真正体现和发挥农业“机器换人”的意义和作用。
林建强说,《方案》有着不少亮点,“首台套奖励政策”就是亮点之一。为鼓励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拨款40万元,专门用于奖励购置首台套农业机械的用户。像今年引进的首台蔬菜移栽机,就可获得相应的补助。
据介绍,2016年,我市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之一,是温州地区唯一上榜的县市。此次推出《方案》,就是为支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方案》提出我市要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农机化作业水平,还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高效植保、高效施肥、节水灌溉,以及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废弃农膜处理设备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