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夜间打击非法开采、周末加班加点管理占道经营、烈日下拆除违章建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的400余项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职能中,许多工作是琐碎的,考验着执法者的耐心,但它们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执法队员放弃周末和夜间休息时间坚守岗位,发挥智慧创新工作方式,“呵护”着有序市容。为此,本报推出“综合执法日记”栏目,通过摘录基层执法人员工作日记的方式,展现他们的日常工作风采。
2个多月,从“门外汉”到“熟练工”;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局
锦湖执法中队队员何纪泽:
把办公室设在执法车上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刘伟静
8月3日8时30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锦湖中队执法队员何纪泽和同事们一起从办公室出发,沿着大小街道一路巡查,开启了当天的“扫街”模式。
“花鸟市场整治成效固定得挺好,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占道经营的‘硬骨头’总算啃下来了。”何纪泽一边巡查一边介绍,菜市场仍然是流动摊贩聚集的“乱点”,要让专人值守才行,希望通过常态化的监管,可以让摊主形成自觉习惯。
工作状态:
加班是“家常便饭”
日记摘录:“7月18日,周二,请了2天假陪儿子去南京,要把学校的事情确定下来。可是,同事17日就来电说有广告审批的事项等着我回去处理。没办法,不能因为个人的事影响了工作,把回程时间提前,正好赶上下午上班,把事情处理好了。”
“主干道四纵六横,11条小巷,5个市场……”说起辖区的概况,何纪泽一一报出大街小巷的名称,详细列举多处监管难点。
据了解,部门职能划转后,何纪泽于今年5月正式调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锦湖中队,该中队将辖区分为一片区和二片区,他是二片区的负责人。仅2个多月,繁忙而琐碎的工作就“逼”着他从一个不熟悉职能的“门外汉”变为精通业务的“熟练工”。
这期间,上班时间,他几乎都在路上巡查,把办公室设在了执法车上,周末和夜间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
“何大哥总是为他人着想,每次加班都先把自己排上,其实他在单位忙好后,回家还有一堆家务事等着他料理呢。”一旁的同事高友海说,共事2个多月以来,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影响工作。
原来,何纪泽的妻子身体欠佳,这些年来,他除了工作,还需扛起家务事。“儿子今年高考,而我因工作抽不开身,他几乎顿顿吃快餐,有时甚至要帮忙做一些家务,以至于影响到成绩。”说到这些,他一脸愧疚。
管理“秘诀”:
苦口婆心磨嘴皮子
日记摘录:“7月28日,周五,早上到西门菜市场周边管理占道经营,一菜摊摊主不听劝导,不肯收摊,执法人员暂扣了电子秤。岂料摊主躺到地上纠缠,过往行人不明真相替摊主说情。在日常监管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让执法工作陷入尴尬,不管,群众会投诉举报;管了,又被人说我们不留情面。”
何纪泽说,市场周边往往是城市管理的难点,辖区共有5个市场,其中2个菜市场,另外3个分别为花鸟市场、犬类交易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
据了解,花鸟市场经过整治后,店主已经形成有序经营习惯,执法人员只要做好日常巡查即可。二手车交易市场附近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售卖的车辆,成了城市的“乱点”,今年5月8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对人行道上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处罚,执法人员以此为契机,加大查处力度,如今人行道上已不见违停的售卖车辆了。
“现在最让人头疼的是犬类交易市场和菜市场‘乱点’。”何纪泽说,由于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经营点,且经营时段又是在执法力量最薄弱的周末和清晨,该中队只能安排人员加班值守,苦口婆心地与交易双方磨嘴皮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管理流动摊贩,何纪泽和队友的方法除了“拉锯战”,还靠“智取”。上下学时段,红旗实验小学门口流动摊贩聚集,摊主总是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整治效果不佳。
在监管中他发现不少家长在流动摊上给孩子买零食,便想出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法子:建议校方记录下购买零食的学生,由班主任教育学生流动摊贩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再让学生回家“教育”家长。
“这一监管方式果然奏效,校门口的流动摊贩基本不见了,待开学后要再去巩固一下。”何纪泽说,这一管理成效也给了他们启示,在下一步的监管中,不仅要对摊贩磨嘴皮子,还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力度,呼吁市民参与管理,做文明城市的管理者,让流动摊贩自行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