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瑞安是吃“改革饭”长大的。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瑞安改革创新具体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瑞安改革在行动”栏目,从“最多跑一次”、企业减负、“五水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 农村“三权到人(户)”、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城乡垃圾分类、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等方面,报道我市在各个领域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及丰富成果。让我们一同关注改革!
“剿劣”掀起治水热潮
碧波清流提升群众满意度
■记者 林翔翔 通讯员 黄金土
8月11日下午,我市治水工作又传来捷报:省治水办通过了塘下镇鲍五断面的剿劣销号。这是我市继温瑞塘河塘下陈宅段和白岩桥之后的第三个销号断面,也是塘下镇第二个销号断面。另外,我市444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已有408处达到验收标准,其中第一批75处已符合销号验收标准并公示。
还自然一江清流,还百姓一溪碧波。我市把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列为“十大重点工作责任捆绑”攻坚行动之首,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真抓实干、加码加压,集结治水“铁军”压向一线,建章立制守护治水“责任田”,全力推进“剿劣”行动,让灵韵水乡重换新颜。
全民争当“剿劣先锋” 五水共治理念扎根群众
作为温州乃至全省剿灭劣Ⅴ类水的重要战场,我市在全省33个省控、市控劣Ⅴ类水质断面任务数中占6个,且温州唯一的省控站位就在塘下。
“剿劣”号角吹响后,干部、群众一呼百应,云江两岸掀起全民治水热潮。今年以来,我市以治水论英雄选贤用能,将治水作为村级组织换届人选推荐“硬杠杠”,选派2300余名干部助阵治水一线,集结万名党员志愿者签订“应战书”,压向一线,全面打响“剿劣”攻坚战。
“治水赛场”红线挑将。据悉,我市在村干部三年任期专设“治水表现”考察专栏,115 名现任村干部因“治水不给力”被排除出连任参选行列;81 名对象在资格审查中因破坏水生态受处理被发“禁选牌”。另外,每名村干部候选人参选前签订承诺书,承诺“如果治水无效则主动辞职”,65名有意参选人因“难以承诺”主动退选。
这场“剿劣”战把党员干部锻造成了治水铁军与治水专家:安阳街道人武部部长吴孔衡每天清晨巡河,他说治水不仅要撸起袖子干还要挽起裤脚走;市环保局安阳环保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刘兆培主动请缨走基层,又当“将军”又当“士兵”;市公用集团副总经理池志强时常解决技术难题,为“剿劣”出谋划策。
“剿劣”掀起治水攻坚热潮,不仅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企业家群体、社会团体组织、妇女志愿队、学生宣传队等齐上阵,为治水摇旗呐喊,争当治水急先锋:塘下工商联联合市大爱无疆爱心社发动40位会员及志愿者在塘下陈宅村北大桥开展巡河、清理河岸垃圾、发放宣传单等志愿服务;南洋汽摩集团先拿出20万元用于新坊村的河道清淤,随后又拿出十几万元与众多企业家成立瑞安首个治水基金会——(塘下)罗凤瑞商治水基金会;南滨街道林北村老党员彭康昌今年已101 岁,但仍心系五水共治,主动加入“剿劣”志愿队伍;八旬老人张国华不顾年迈,常拿着宣传资料到塘下各地宣讲治水……
我市还开展“最美治水人”评选、“环保宣传日”等活动,开设中小学五水共治课程,引导37 所中小学、2 万多名师生成立环保志愿者分队,参与治水护水。如今,五水共治理念已深深扎根广大市民心中,志愿活动蔚然成风。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