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杨凌峰
对教师有效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法宝,但无效培训,除了浪费教师宝贵时间,还容易导致教师把培训所学的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无效教法转嫁给学生。
现在各地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投入也非常大,国家级、省级、县级乃至校内培训比比皆是,但没有人评估培训的效果。教师都希望自己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需要采取任何强迫手段,相信他们都乐意主动学习。
目前的现状是,各级各类的“指令性”培训过多,大大侵占了教师本应用于休息、学习、自我充电的时间。今年暑期,教师要参加各类初、中、高级培训和心理培训等各种“指令性”培训,疲于奔命。
记得一次午休息时间,市十中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办公室教育一名违纪学生。当时,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一直坐在对面,直到那位违纪学生被教育得心服口服离开办公室。
资深班主任问:“我是因为教育违纪学生,才在办公室逗留了这么长时间,你留在办公室干什么?”
“前不久我们班级一名学生和这名学生犯了类似的错误,虽然我也对他进行了教育,但教育效果一般,趁这个机会,我也学习学习你是如何教育这类违纪学生的!”年轻的班主任说。
好的管理方法往往掌握在一线教师手中,听专家讲座,可以提高思想境界,但具体操作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研究、揣摩、应用。现在很多教研领导、学校干部,脱离了教学一线,在培训中既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也未聆听一线教师的呼声,喜欢强迫教师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所谓的教学改革,甚至用“不换脑子就换位子”这样的行政手段来逼迫教师服从培训内容。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希望上级领导能够重视这种“指令性”培训过多的现象,多开展校内、校间交流,增加教师实践性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