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扰民,市民称“上街要小心翼翼”
你有好方法管理吗?赶紧留言吧
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都说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但流浪犬给城市管理、市民生活带来不少困扰。新学期开学,学校周边的流浪犬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心。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他家住在市实验小学附近,旁边有很多流浪犬,行人经过都小心翼翼。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完善犬类管理办法,希望通过本报向社会征集犬类管理的好方法。如果你有好的建议,不妨告诉我们,方法可行的话,将提交给市政府,在全市推广。
市民投诉流浪犬扰民
近日,记者在海华大厦、皇都大厦周边转了一圈。据在皇都大厦一楼开服装店的老板介绍,周边起码有十多条流浪犬,不久前一条流浪犬还生了一窝狗崽,可能是母狗护崽,对经过的路人经常表现出要咬人的样子。据周边居民介绍,去年这一带有八九个人曾被流浪犬咬伤。
“希望有一个收容场所,让流浪犬有个容身之地。放任它们在大街上乱窜,我们很担心出意外。谁都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有病或者会攻击人。”市民徐女士说,流浪犬也是生命,如何做到与人和谐相处是个难题,希望相关部门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市犬类存栏数约16000余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流浪犬。与家养犬不同,流浪犬四处游荡,很容易因为饥饿、惊扰、患病等原因攻击人。据了解,市人民医院犬伤门诊平均每月就诊人数高达数百人。流浪犬惊扰学生、老人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在老城区玉海街道,人口密集、餐饮店众多,流浪犬随处可见,已经多次发生扰人事件,市民多有投诉。
向社会征集犬类管理办法
城市流浪犬怎么管理?我市曾就这个问题举办了一场政府与市民面对面的电视问政。经过集思广益,市政府将参照温州市区养犬管理规定,成立瑞安市犬类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由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对全市犬类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和督促。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目前,暂由公安部门作为犬类管理的牵头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畜牧兽医、卫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并按照各自职能抓好犬类管理工作。同时,将探索建立流浪犬第三方管理机制,以及与动物保护组织合作方式,通过科学、人性的方式,试行收容、领养、无害化处理等举措。
此外,在预防狂犬病方面,我市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摸清犬类存栏底数,并探索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切实强化狂犬病强制免疫,努力提高免疫率,既要做好对犬的强制免疫,也做好对人的防伤害保护和紧急接种免疫。目前我市已设立22个狂犬病定点免疫点,强制免疫率已经达到80%。
据悉,我市将提请温州市通过地方立法,出台养犬管理的相关法规,使犬类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并将同步研究在养犬管理办法中明确禁养区等区域,防止犬类危害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秩序;明确养犬的行为规范,避免随意丢弃犬类,造成新的流浪犬问题。
大家可关注“瑞安日报-瑞安网”微信公众号,发表你对犬类管理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