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审批新速度:立等可取
市住建局开辟绿色通道助力省单体最大危旧房沿江新村改造
沿江新村效果图
现场领取“两证”(记者 陈立波)

    审批新速度:立等可取

    市住建局开辟绿色通道助力省单体最大危旧房沿江新村改造

    ■记者 钱枫枫 通讯员 沙默

    “请拿好,这是您申办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9月19日下午4时,随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住建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市旧城改造发展公司沿江新村改建项目前期报建员陈星顺利领取了该项目的工程“两证”。

    “应该给这样的审批改革和办事效率点赞!”陈星惊喜地说。这句褒奖的背后,是市住建局深入践行“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和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记者了解到,省内单体体量最大的危旧房沿江新村的改造,从取得国有用地建设批准书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证书,以往少则1个月时间的办证历程,市住建局这次仅在一天内就全部完成,创造了我市核发工程“两证”最快速度。

    且看沿江新村如何迈出改造三步走——

    【第一步】

    迎难而上

    啃下拆整硬骨头

    去年10月,沿江新村危旧房653户居民实现全部安全搬离的消息,在本地各家媒体刷屏。紧接着,11月正式启动拆除工作。从2016年3月拆改方案出台到当年10月危房腾空,我市仅用了半年多时间,一举解决多年难题。

    沿江新村是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瑞安市第一批商品房,因每套售价2600元而被俗称为“两千六”。由于当时技术指标要求低,地基、承重墙的砖块、砂浆不符合要求,再加上地势低洼,沿江新村成为城市内涝的多发地,同时,多次内涝等原因也破坏了房屋地基,其安全性早已备受关注。

    市住建局房屋安全鉴定所的报告显示,沿江新村21幢楼房全部被鉴定为D级危房。这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不过,因为涉及住户利益,沿江新村的多种拆整方案一直讨论未定。街道、住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沿江新村位于老城区,密度大,住户多,住户意见又不一致导致了拆整难。

    为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牵头制定D级危房居住人员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在当年10月中旬组织开展人员紧急撤离工作。玉海街道和市旧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更是全员放弃休假,刚柔并济,多措并举。

    “腾空拆迁危房,是为了还群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与群众利益并不冲突。所以我们在劝离过程中,特别注意柔性劝解,慢慢讲、耐心讲。”玉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绍达告诉记者,街道干部、社区干部、住建和土地所干部连续开展集中走访,全面掌握拆改意向及重点户具体困难、社会关系等,把问题及早排查出来,及时解决。同时,街道专门出台困难户照顾政策,为确保困难户更安心撤离,制定180户搬迁困难户周转房安置方案,并有序推进落实。在柔性对待确有困难的住户的同时,相关部门坚持“一杆尺子量到底”,严肃处置违法违章行为,让群众心服口服。在刚柔相济的举措推进之下,工作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二步】

    “最多跑一次”改革

    为新家园开道铺路

    陈贻英老人曾住在沿江新村20栋西首102室。如今,老人被安置在青松路的临时安置房,让老人高兴的是,看到沿江新村的改造项目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政府重视这项民生工程”。市旧城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按照拆改建的计划,全新“2.0版”的沿江新村将会在2019年建成,并交付到居民手中。

    如何兑现对安置户的承诺,为新家园的建设提速?压力首先落在了承担大部分项目审批手续的住建部门肩上。市住建局审批科科长郭雷告诉记者,自“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瑞安住建审批窗口不断创新方式,减少流程,进一步梳理和削减涉及基建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杜绝“大审批套中审批、中审批套小审批”的情况出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链条。如沿江新村这样一个大型的民生项目立即引起了市住建局的重视。市住建局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多次邀请专家精雕细琢方案,开展多轮细致审查,并加班加点梳理报件节点。

    “我们将内部技术审查职能归并行政审批科,所有事项审批实现在科室内部完成,即时审核实现并联审批事项的无缝对接。”郭雷表示,瑞安住建审批窗口率先在温州地区实现基建项目全流程审批,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科室履职、一枚印章审批”的审批模批。

    市住建局不仅为沿江新村项目开展“容缺受理”,明确审批前置主件材料和副件材料,在主件材料齐全,副件材料缺少的情况下,采取“先承诺后补正”的办法,先予以实质性审查,待容缺材料补齐后核发证件。同时,还提前为沿江新村项目出具规划选址意见和规划条件、用地规划许可证、方案专家审查、扩初会审、总平、施工图审查备案、合同备案、安全生产措施备案、白蚁合同备案、质监手续等,这才有了9月19日报建员陈星现场领取该项目工程“两证”这一幕。

    另外,在瑞祥大道与罗阳大道黄金走廊交汇处,一座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立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吾悦广场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这个商业地产项目也是瑞安“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的受益者之一。对于投资方来说,审批速度越快,办事效率越高,投资的成本就越低。项目摘牌后,市住建局作为项目行政审批的领跑单位,为前期报建负责人对行政审批的许可事项进行了分析以及逻辑性梳理,从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流程上进行细化指导;同时,结合“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要求,按照“能合不分,能并不串”的原则,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减少审批层级、缩短审批链,建立过程可控,流程可查、责任可追究的审批程序体系。最终,该项目在74个工作日完成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申领,比浙江省基建项目全流程100天审批目标提前26天;在91个工作日完成了项目预售许可证的申领。

    流程简化一小步,带来服务与制度创新一大步。市住建局为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在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服务、创新审批机制中砥砺前行。从沿江新村、吾悦广场的审批例子,就是市住建局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审批改革迈出的坚实一步。

    【第三步】

    创新建造模式

    提升安置房品质

    前不久,浙江天瑞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代建项目,在该公司公布项目效果图中,能看到一幢幢独特设计的安置楼盘,以及周边环绕的绿化环境,可以设想,未来沿江新村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品质小区环境。

    事实上,在展开对危房住户开展政策宣传、劝离腾空的同时,对新家园蓝图的规划也同步启动了。据市旧城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通过换算每户危房住户的安置面积,聘请专业建筑设计院设计师,邀请住建审批科与街道及相关专家反复协商,画出了未来沿江新村的未来雏形。这些专家反复探讨、优化户型设计的方案和小区绿化建设等方案,增强了安置户们迎接新家园的信心。

    据了解,沿江新村改造工程地处玉海街道沿江东路,由11栋小高层和1栋多层组成的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76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5.4亿元。市政府将该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转型项目,择优选择实力强、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的总承包企业,推行项目代建模式,引入瑞安天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温州中亿建设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公司,确保竣工时间和工程质量,对施工单位采取“优质优价奖励”机制,其中一家承建单位还专门安排两名公司领导长期驻守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下一步,市旧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与承建单位建立统一指挥、有序协调机制,在工期管理方面,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抢抓施工进度,施工资源配备充足,严格按照总进度计划控制实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施工计划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工序衔接紧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财富榜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榕树谭
审批新速度:立等可取
意大利北部瑞安同乡会开展助学活动
我市“视客VR体验馆”项目
闯入中国妇女创业创新大赛决赛
卫计部门举办“三优”主题活动
市安监局开启夜间大巡查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审批新速度:立等可取 2017-9-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