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个“医联体”下个月挂牌
麻胜聪要求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开创健康瑞安建设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 林翔翔)作为全省11个医联体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我市两个分别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牵头组建的“医联体”,将于下月完成签约和挂牌。这是记者昨日下午从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的。市领导麻胜聪、孔庆吉、倪希杰参加会议。
我市卫生工作基础较好,特别是近年来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先后创成省级卫生强市、国家卫生城市,市人民医院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首位等。今年9月,我市入选全省11个医联体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温州唯一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县(市、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联体建设,并将这项工作列为我市2017年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我市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塘下人民医院、塘下片区4家政府办卫生院,以市中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高楼镇卫生院,组建两个紧密型医联体,带动我市医疗机构联动发展、同质发展。
今年11月,我市医联体要完成签约和挂牌;今年12月至明年11月,开展各项工作,建立合作项目,完善运行机制;2019年2月,将全面推广试点经验,将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及其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成员单位,逐步实现公立综合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据悉,推进医联体建设,是统筹推进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行政、财政、绩效考核和分级诊疗、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医联体围绕打造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四个共同体”,在双向转诊、利益分配、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等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促进市域医疗卫生协调均衡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麻胜聪指出,抓医联体建设,就是要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凝聚医联体建设的共识;坚持目标导向,通过推动机构、管理一体化,资源、技术双下沉,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同时树立“大健康”理念,提供全过程和全覆盖的健康服务,提升医联体建设实效;坚持效果导向,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营造“小病在基层、康复回社区”的舆论氛围,建立“过程督、群众评”的督考体系,形成医联体建设的合力,努力开创健康瑞安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