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降街道消防安全“双月攻坚”正式启动
时间:从11月初至12月底 四步走:宣传发动、排查摸底、集中整改、总结提升
■记者 项颖 通讯员 杨小梦
11月8日下午,仙降街道举行消防安全“双月攻坚”启动仪式,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市消防代言人、部分消防官兵共300余人参加。
在启动仪式上,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沈长城表示,因区域产业的特点,仙降的消防隐患问题一直突出,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街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全街道上下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租房、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坚决打赢“双月攻坚”这场硬仗。
仪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环绕仙降街道集镇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
现状 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据统计,今年以来,仙降街道已拆除第一批禁租类出租房185间、合用场所38间,共计2.3万平方米;拆除一批“四无”场所,共计28.2万平方米;不断加大对出租房、合用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隐患的查处和整改力度,今年以来拘留拒不整改房东16人,关停禁租类出租房581间,整治3289间,查封、取缔“四无”生产经营单位459家。截至10月底,共完成1481家合用场所整治。
近年来,随着仙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消防安全及外来人口管理等问题。据有关人员介绍,在出租房管理问题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仙降辖区内企业众多,共有1450家,其中,规上企业123家,规模下企业932家,作坊395家,主要以胶鞋、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场地主要集中在仙降、横街、林光、翁垟等集镇村。因生产流水线对场地面积需求较大,部分企业受场地限制,厂房内生产材料、成品、半成品堆放多、乱、杂,泡沫隔板违建突出,消防间距不足,防火通道封闭楼梯间未建,基本没有自动喷淋系统,区域性水塘缺失,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重大火灾安全隐患。
仙降街道现有居民4.3万人,外来人口7.9万人,新居民人数远超本地居民数,出租房的需求量较大。据排查统计,辖区内出租房总数为18406间,其中3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40间,2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274间,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1424间,合用场所1810间。因出租房大多为老式民房,以“通天房”为主,多数为木质人字吊顶,采用木楼梯、楼板隔断,这些也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此外,仙降部分企业主、房东消防意识淡薄,且仙降企业中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消防逃生意识差。另外,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一些企业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定数量员工,造成员工不熟悉内部消防设施和器材,不会操作消防设备,甚至有部分人无法识别和使用消防器材,给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以上诸多问题,都给仙降街道的消防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为了确保辖区内民众安全,我们必须提前拆除所有‘炸弹’。而现在,全街道上下凝心聚力,已经做好了‘拆弹’的万全准备。”仙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目标 四步走打好消防安全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消防安全“双月攻坚”启动仪式后,仙降街道成立了以沈长城为第一组长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从11月初至12月底,将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群团、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按“宣传发动、排查摸底、集中整改、总结提升”四步走,狠抓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和消防安全整治水平。
第一步:宣传发动(11月1日至11月5日)
各片区、各村、各行业协会、各部门单位按照街道下达的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全面开展消防安全专项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告知辖区内民众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曝光一批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反面典型事例,努力营造整治火灾隐患的良好氛围。
目前,仙降辖区内各片区、各村、各行业协会均已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记者发现,各村的主要道路上都已悬挂上消防安全宣传横幅。
第二步:排查摸底(11月6日至11月10日)
按照计划部署,街道将紧盯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进一步强化安保措施,全面推进“不放心区域”的隐患治理。特别是加大对边缘街区、工业企业周边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检查力度,对发生火灾的场所,严查周边500米范围内区域性隐患,切实杜绝隐患反弹、转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此外,加大技防物防措施的应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推广居民家庭、老旧小区电气线路改造,“漏保”和智能充电桩的安装,开展电气防火检测,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切实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近几日,每当夜幕降临,在仙降各村总是能看见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联防队员们走街串巷的身影。他们每走一家,都会对出租房内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一一记录,并耐心地告知房东,隐患要立即整改。
据悉,启动仪式结束后,各村相继投入排查摸底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轮排查工作。据悉,今后在仙降街道,出租房检查将被列入常态化工作。
第三步:整改落实(11月11日至12月24日)
完成排查摸底后,街道将对排查中发现问题的出租房进行集中整改。严格落实出租房“实名制”管控措施,将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名册和管控的干部名单上报备案,确保每幢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都有网格干部管控,同时让房东落实主体责任,实行24小时看护;对电动车集中区域,要实行“专人看守、常态巡查、执法打击”相结合的严管模式,严控电瓶车在疏散楼梯、通道停放充电,落实集中充电措施。
全面发动驻村干部、平安巡防员、基层工作人员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力量,加强对不放心区域的巡防驻守,在每日20时至次日凌晨2时,对不放心区域进行动态巡逻、驻点值守和入户宣传,确保安全。
推动消防责任的落实落地,切实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科室、村。街道纪工委将组织对驻村干部开展督导检查,明查暗访工作部署及任务落实情况;驻村干部将对村“两委”成员进行监督,落实消防工作;消防站将对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房东、居住人员,分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配合驻村干部逐村推进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切实培养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同时,将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大力推进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房东、业主、员工、租客消防安全大培训。街道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户管员、消防管理员及派出所民警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检查、隐患整改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此外,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各单位、企业、场所和租住出租房房东的消防安全职责和整治工作要求,同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对排查出的问题,业主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抄告各有关职能部门,督促落实,同时对未具备条件的责令停止生产、营业或出租,违章的予以拆除。对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特严重的,予以联合执法,整治工作进度实行周报制度。
第四步:总结提升(12月25日至12月31日)
待“三步走”计划全面落实完工,街道将组织成立“整治验收工作组”,对各村、各企业、各出租房进行验收检查,并对各单位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所有登记在案的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或妥善处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认真查找薄弱环节,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改进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并对下步整治提升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
“我们将通过两个月时间集中整治,以点带片,全面推进,拆除一批安全隐患严重的违章建筑,查封、关停一批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的企业和出租房,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夯实仙降消防安全基础,为‘平安仙降’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沈长城说。
亮点 将打造40个出租房“样板房”
对不少前来仙降务工的新居民们来说,出租房是他们在仙降的落脚点,也有可能是他们长期的家。为了让他们在家住得更安心,在街道消防安全“双月攻坚”期间,仙降街道将在辖区40个村内选址,打造出租房“样板房”,以点带面,邀请各村房东到“样板房”学习参观,按照“样板房”的标准进行统一改造。
据仙降街道消防站站长缪金如介绍,各村“样板房”将严格按照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标准,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十个一律”,浙江省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八条严管措施等要求,全力推进木楼梯、木隔断、木楼板“三木”的大拆除,严格控制二层及以上出租房每层居住人数不超过4人,旧房2层以上不得使用煤气,对电气线路敷设不合理、不规范、线路老化、房屋建筑内线路质量、私拉电线等问题进行规范处理,对合用场所进行防火隔墙,逐村逐户实施电气线路改造、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和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全面推行明火集中使用和电瓶车户外集中设置充电点,切实提升单位、场所的火灾防控水平。
记者采访时看到,仙降村、金光村出租房“样板房”打造已如火如荼进行,届时,出租房将实现“华丽变身”,原本简单的铁门被换上专业防火门;随意摆放的灶台被全部清除,集中设置厨房:拉得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进行规范化整理,套上阻燃管套;楼道里备足灭火器、应急手电筒、安全绳、防护面罩等消防“四件套”……
房子被列入打造出租房“样板房”的房东陈先生说:“整改整栋楼房至少需要十几万元,几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但这是小事,换得居住安全才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