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河流整治“处方”,拆违26万余平方米,痛点变亮点
高楼飞云仙降:奏响治水“协奏曲”
■记者 张洵煜/文 陈立波/图
水清了,景色美了,来高楼旅游的游客更多了;水清了,曾经的金光堡河不再“害羞”,大方地露出比过去更靓丽的“脸庞”;水清了,飞云的河长干部们干劲更足了,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全域环境提升……自全市上下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高楼镇、飞云街道、仙降街道积极响应,共同奏响治水“协奏曲”。
高楼镇:
开出一张张河流整治“处方”
高楼镇风景宜人,近年来依托生态环境,旅游业欣欣向荣。水是高楼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部分,让水流动起来,生态环境才会再升级。对此,高楼镇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及“剿劣”工作,以治水为着力点,由点及面,全面铺开环境整治。
经前期摸排,高楼镇共有7处劣Ⅴ类水(其中小微水体6处、河道1处),分别为大坑溪1号点、马岗脚溪1号点、大藏溪1号点、东坑溪1号点、赵山山塘、石龙溪西村段、彭宅村水渠。
据了解,自我市吹响“剿劣”号角,高楼镇积极响应,打出系列“剿劣”组合拳:3月12日,高楼镇召开党委会,成立了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高楼镇“剿灭劣Ⅴ类水”领导小组;3月28日,召开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全面动员镇村干部投入劣Ⅴ类水剿灭攻坚战;3月29日,签订镇级与村级“剿劣”责任状……另外,高楼镇修订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更新了河长名单,调整了河道保洁员队伍,明确了河长、各基层站所的职责及河长、河道保洁员的考核管理,为“剿劣”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我们给每条河流‘把脉’,诊断各自存在的‘病症’,再采取不同的剿灭方法。”高楼镇治水办负责人王希望说。为此,高楼镇启动“一站一策”治水方案,通过实地排查、调研,让每个站位有了自己的“病历卡”,并开出一张张河流整治“处方”。
如何“对症下药”?对于劣Ⅴ类水中大坑溪1号点、马岗脚溪1号点、大藏溪1号点、东坑溪1号点和赵山山塘等小微水体,该镇采用生态配水方式处理,目前已完成消除;石龙溪西村段已完成整治;彭宅村水渠已消除污染源头;沙垟村湖头潭清淤项目已完成。
在“剿劣”过程中,石龙溪西村段和飞云江石龙段、湖石段的问题难住了治水工作者。为此,该镇建立专人负责制度,明确各小微水体责任人,将各小微水体落实到人,突破“剿劣”难点。
王希望介绍,石龙溪西村段周边生活垃圾多,存在乱搭乱建现象,还有村民在绿化带、河道种菜,严重污染河道。5月中旬,高楼镇通过部门联动,集中力量清理河道和河岸,一周内将周边垃圾堆放点清除,拆除洗衣台40余个。对于西村段排污口,该镇采取临时挂管的方式,将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有效截住污水。
位于凤翔社区的戈溪溪是高楼镇最美丽的河流之一,全长6857米。几年前,它还是条“垃圾河”,如今已成为高楼镇的示范河道。“戈溪溪途径龙潭、林宅、戈溪、岭脚及江边5个村,如何将沿溪村庄的治水思想和力量拧成一股绳是关键。”该河的镇级河长陈显培说,通过成立戈溪溪保洁队伍、加强日常监督、加大宣传力度、修建滨水公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戈溪溪的治理终于初具成效。
比治水更可贵的是治出优美的环境。如今,高楼人都知道,徐垟村有个滨水公园,公园位于去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路上,占地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50万元,坐落在民房周围,不仅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居住舒适感,也让过往的游客充分感受到治水的成效。
飞云街道:
拆违26万余平方米,为河流铲“痼疾”
近日,记者来到杜山头河,看到两岸绿树倒影在河面上,微风吹拂,走在杜山头河的桥上,看着桥下的风景,好不惬意。据了解,如今的杜山头河和瑞平界河都已恢复往昔的面容,这得益于前段时间的“洗澡”。
今年4月,杜山头河和瑞平界河开展清淤工作,杜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姚再云介绍,杜山头河清淤河道长度为649米,平均宽度19.86米;瑞平界河清淤河道长度为436.5米,平均宽度34米。综合考虑后,决定杜山头河的清淤方式为挖泥船绞吸式,而瑞平界河采用水力冲挖式。
杜山头河和瑞平界河的整治是飞云街道大力“剿劣”的缩影。据悉,飞云街道共有河道75条,其中省级河道1条、温州市级河道1条、瑞安市级河道7条、街道级河道66条,其中劣Ⅴ类河道9条、劣Ⅴ类小微水体7处。
剿灭劣Ⅴ类水刻不容缓,该街道立即成立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作战指挥部,由领导担任街道总河长,下设宣传组、整治组、督查组三个组,其中整治组分为6个小组,包括截污纳管小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小组,沿河违章拆违小组,排污口整治小组,河道清淤工作小组,餐饮业、洗车业、理发等服务业整治小组。同时,明确指出以“打好截污纳管工程建设、沿河大拆大整、河道清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态调水与修复、强化全民责任意识”六大行动为抓手,助力剿灭劣Ⅴ类水。
为明确各个河长所管辖的河道范围,街道对每条河道的起始点进行GPS定位;针对劣Ⅴ类水制定了《飞云街道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飞云街道河道区域餐饮业整治实施方案》《飞云街道美容美发行业整治实施方案》《飞云街道印花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飞云街道河长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方案。同时每条河、每个沟、每个塘都制定了相对应的工作方案。
“洗完澡”还需做好保洁。飞云街道高度重视后期长效保洁,实现专业化保洁和村级河工保洁相结合。今年2月,该街道对街道范围内的河道保洁工作进行了招投标,共投入逾94万元聘请了专业的保洁队伍进行维护保洁。另外街道每月投入8万余元聘请40多位河工对沿河环境及河面保洁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不留死角。
为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飞云街道狠抓沿河大拆大整工作,各类污水直排、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涉水违建,一律即查即拆,其他各类违建要依法分期分批拆除,应拆尽拆。今年来,该街道以推进东风村、南滨江等团块拆违为抓手,全力拆除孙桥村、上埠村、东风村等道路沿线违建,今年已拆违超26万平方米,为河流整治铲除“痼疾”。
另外,飞云街道加大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持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河流生态化治理,加大水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力助力剿灭劣Ⅴ类水。
仙降街道:
直面“成长的烦恼”,痛点变亮点
2013年初,一条“悬赏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微博将仙降的治水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仙降街道直面“成长中的烦恼”,将舆论焦点转为发展动力,制定“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等方案,通过治污、拆违、护岸、河道清理和河岸绿化等举措治水、护水。
提及昔日“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新闻热点,就会想到金光堡河。据了解,自金光堡河成为“明星河”之后,仙降街道“痛定思痛”,多次对金光堡河开展河道整治,清除淤泥2.2万立方米,清运垃圾8000吨,将其从“臭水沟”恢复成河道,并多次上门与违建业主沟通,拆除沿岸违建1.7万平方米。此外,为防止部分企业偷排污水,街道在金光堡河附近安装了6个摄像头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乱排偷排现象,严惩不贷。在金光村村“两委”的带动下,沿河而居的金光村村民也行动起来,通过村集体出资、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让昔日的垃圾河面貌焕然一新。
从2016年开始,金光堡河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点缀河面,为河流增添了勃勃生机;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微孔曝气和增氧机在水体中增氧,投入微生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启动修建三座浮动闸门,对河道进行生态调水。今年,街道还通过招投标方式开展生态护岸工程,抓好日常保洁、清除垃圾、驳坎绿化、河边路面硬化、安装路灯等工作,为河流穿上“美衣”,目前已基本完工。
不仅是金光堡河,如今,东河和西河的治理也成效明显,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来到东河、西河附近,西河上的南定廊桥与东河上的五泉廊桥遥相呼应,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东河护岸工程于2010年年底完成,整治河道长度479米,新建护岸长度958米,经过河道疏浚、建造堤防、修建亲水平台,河道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4月30日,西河生态护岸工程完成,整治河道550米,新建护岸920米。
2014年,仙降的治水成果传来捷报:西河和东河两条“姊妹河”生态护岸工程共同入选2013年度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名单。
治水之路,步履不停。2016年,仙降街道在东河和西河之间新建护岸工程,全长1.2公里。目前,护岸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另外,按照仙降街道的部署,仙降辖区内共有4个截污纳管工程,分别为河东区块、河西区块、五岙区块和江溪区块。其中,河东区块包含金光村、翁垟河、龙洋村、林光村和横街村;河西区块包含仙降村、下社村、新农村、下西垟村;江溪区块包含灯垟村、寺东村、坊额底、新渡桥、东川村和垟坑村;五岙区块包含新河村、次岙村、金山村、涨岙村和合头村。目前,4个截污纳管工程已经全面完工。接下来,仙降街道将启动第二期的截污纳管三级管网工程。
金光堡河、东河、西河的改变是仙降河道治理的缩影。据了解,截至目前,仙降共完成清淤河道41条、整治排污口260个,全面消除辖区内劣Ⅴ类小微水体。此外,除金光堡河综合整治、东西河生态护岸工程外,瑞平塘河左干疏浚工程也已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