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今日莘塍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迎难破题、精准发力、水岸同治……
莘塍治水“剿劣”亮点多成效显

    迎难破题、精准发力、水岸同治……

    莘塍治水“剿劣”亮点多成效显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何章树 林明铎

    位于塘河之畔的莘塍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千百年来因水而灵动,依水而发展。辖区内有18条河道,总长度73.66公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对于这座水边的城镇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今年以来,莘塍街道持续推进治水“剿劣”攻坚,吹响全民治水的“集结号”,交出一张令群众满意的治水答卷。

    四举措铺开宣传覆盖面

    11月9日上午,莘塍街道在莘兴公园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向当地群众宣传治水“剿劣”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册1000多份。

    这样的场景在莘塍已经成为常态。为进一步提升“五水共治”知晓率,激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热情,莘塍街道拓宽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

    开展“五水共治”进校园活动,各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讯通等阵地,向师生宣传爱水、节水的重要性,争当“五水共治”宣传者、实践者。同时,发放“五水共治”知晓率问卷,让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治水相关知识。

    开展“五水共治”上街宣传活动。11月8日,该街道组织志愿者上街分发“五水共治”知晓率问卷,面对面向村民讲解治水相关内容。

    开展“五水共治”集中宣传活动。该街道在公园、工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设展位,挂出横幅、展出宣传板,并向行人分发宣传资料,号召大家节约用水、不乱排水、不侵占河道。

    开展村居“五水共治”知晓率问卷调查。各村居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让村民了解保护水源与保护家园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莘塍街道相关人员介绍,“五水共治”需要全民参与,扩大“五水共治”宣传面,提高知晓率,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有利于形成浓厚的治水氛围。

    治水人“剿劣”一线显身手

    莘塍街道上下同心推进“五水共治”,水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今年,该街道又吹响了“剿劣”的号角。在一场场治水战役中,莘塍涌现出一大批治水人物。

    黄家浃河曾是一条“断头河”,沿岸为住宅密集区。由于多年来岸上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又脏又臭,被列为黑臭河,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媒体的督查、曝光,社会关注度极高。

    自2016年5月担任黄家浃河河长以来,莘塍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金春杰一直觉得“压力山大”,但他未曾退缩。为改变河道“黑臭”面貌,他充分发挥牵头人、联络员的作用,在办事处、职能部门、村居之间搭起桥梁,化解河道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

    不管平时工作多么繁忙,他总会抽出时间巡河,全面掌握沿岸排污、水质变化等动态。每次巡河结束,及时将存在问题反馈给村居干部和相关责任部门,商讨治水对策。

    近年来,莘塍街道通过全面河道疏浚、截污纳管、“两河连通”、长效保洁等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黄家浃河的“颜值”。2016年,该河通过“清三河”垃圾河验收,及时摘掉黑臭河“帽子”,如今水质比以前有明显改善,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周边住户的肯定和点赞。

    如果说河长是冲在治水前线的,那么街道治水办工作人员林华荣就是幕后治水人。今年67岁的林华荣堪称莘塍水情的“活字典”。他曾担任原莘塍区水利站站长5年,退休后被返聘到莘塍街道治水办,至今已经和莘塍的河道打了11年交道,对水情、水利工程情况了然于胸。

    在街道治水办,他挑起了绘制图纸的重任。白天协助同事接待来访者,深入工程现场测量,督查施工质量和进度;晚上在办公室绘制治水施工图,经常到21时许才回家,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自“五水共治”开展以来,该街道所有治水项目,他都如数家珍,尤其关注施工项目的质量,面对施工单位的不规范行为敢于“唱黑脸”。前不久,他发现河口宫河拓宽工程中,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进行作业,导致砂浆比例不足,立即责令施工单位自我检查,要求对照图纸整改返工,不能有偏差。

    治水拆违赢得美丽景观

    昨日上午,记者漫步董五滨水公园的亲水步道,只见水清堤绿,灌木丛错落有致,水浪拍岸“哗哗”声充斥耳朵。在阳光明媚、清风和煦的日子里,还有不少人来这里休憩。

    近年来,莘塍街道以“五水共治”为抓手,治水造景,扮靓沿河景观,优化村居环境,为村民休闲娱乐增加好去处。

    温瑞塘河董五段河滨公园坐落于温瑞塘河莘塍段北岸,长约20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过去,周边分布着许多违章建筑,紧邻铁皮市场,临近河边的地方被当成垃圾场,还有住户搭建棚屋养殖鸡鸭,污水横流、臭气熏人,总体环境“脏乱差”。

    随着“五水共治”的纵深推进,该街道将治水和“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工作相结合,把这块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滨水场地作为区块提升、美化亮化的重点示范带,开展综合治理,提升河岸景观。滨水公园凭借温瑞塘河滨水环境,以开放亲水空间为特色,展现水乡风貌。

    “五水共治”需要人人参与,治水成果人人共享。莘塍除了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治水,提升河道“颜值”。

    黄家浃河、莘塍沥、河口宫河等多条河道流经上村村。以前,周边住户、工厂随意排放污水,加上部分河道水面被杂草和垃圾充塞,导致河水水质普遍较差,环境“脏乱差”。

    在莘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该村不断加强临河垃圾收集处置、沿河各类污染源监管和生态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如今,黄家浃河、莘塍沥、河口宫河等已经完成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

    为了保持治理成果,该村成立了专职保洁队伍,并制定考核机制。村里还为每家每户配备了专用的生活垃圾桶,并有专人收取,以防止生活垃圾随处丢弃从而污染河面。

    村干部带头清扫沿河垃圾,并发动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老协会员、妇联会员等,充当河道清洁工、义务宣传员。如今,村民的爱河护河的热情渐渐高了,河道景观显著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五水共治
   第00004版:今日塘下
   第00005版:今日莘塍
   第00006版:随手拍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筑牢文化阵地惠民生
莘塍治水“剿劣”亮点多成效显
莘塍街道“清廉瑞安·清风启航”主题
宣传月活动形式多样
莘塍三小举办“书法进校园”活动
瑞安日报 今日莘塍 00005 莘塍治水“剿劣”亮点多成效显 2017-1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