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一群特殊的学生
他们把社会当校园,重新接受“爱的教育”
本报讯(记者 蔡玲玲)“这一年来,我跟随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感受到了爱,也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比原来的自己成熟了,也不会再冲动犯错。”11月23日下午,在市华夏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来位青少年及其家长,还有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参加了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华夏之家学习班2017年度总结会议。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的进步和表现,令在场的人员感动满满。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是指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成为有用人才,去年11月份,受市司法局委托,华夏之家社会服务中心接收了20来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参与非执法类矫正事务。
“刚开始,他们不太服从矫正监管,对于报到、社区服务、学习教育也是常常迟到,能推则推。工作人员训诫教育时,他们常常眼睛都不抬,一副满不在乎、不抵抗但也不配合的态度。”华夏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频蕾说,后来慢慢通过工作人员心理疏导,他们放下了戒心,逐渐融入这个组织中。
李频蕾说,这是一项压力重大又非常隐私的工作,既要了解未成年矫正人员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这一年来,工作人员开展走访帮扶、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非执法类矫正事务,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参加腊八节施粥公益活动、“礼让斑马线,我为你点赞”文明劝导志愿者活动、飞云敬老院志愿者服务等社区服务,“他们在体会到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助人的快乐,感受到爱与感恩的心。”李频蕾说。
“这一年,我看到了孩子的转变。他开始关心我们,愿意跟我们交流。”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阿水(化名)的妈妈在当天的总结会议上欣慰地说。
市司法局矫正科科长郭晓峰说,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很多是因为缺乏社会关爱,通过这一年“爱的教育”,孩子们成长很多,懂得规矩,知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