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话绰号

    漫话绰号

    ■胡晓霞

    “小甲鱼,本子给你!”

    “羊肉串,教我一题!”

    “西瓜头,你考多少分?”

    ……

    课间教室里,时常听到学生间如此戏谑。

    绰号,又称外号、诨号,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性格特征、专长绝技、处事风格等的高度概括,或褒或贬,或庄或谐,带有鲜明感情色彩。

    古代,老百姓就常用绰号来表达对官员的褒贬爱憎。

    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正直清廉,为民谋福祉,离任时百姓真诚相赠一百铜钱,刘只收一钱留念,被尊“一钱太守”;南朝少宰李邦彦,只知阿谀奉承,毫无建树,人称“浪子宰相”……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绰号无处不传。此种民间文化现象,反映绰号主人才情品性、道德操守,折射民众心理、审美取向、价值判断。

    给人取绰号,也是一种常见文学现象,是作家为更好刻画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效果而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都有个性鲜活、韵味隽永的绰号。如果记住了他们的绰号,就能由此联想到有关好汉们的一串故事:李逵,彪形黑汉,性情鲁蛮,脾气暴躁,嫉恶如仇,人称“黑旋风”;宋江,仗义疏财,广结善缘,救危济困,赢得“及时雨”美誉;孙二娘,五大三粗,凶神恶煞,专干谋财害命勾当,人呼“母夜叉”……这些画龙点睛式的绰号,浓缩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活生生呈现于读者面前,闭目即现。时至今日,此类绰号常常成为学生语文卷上经典试题。

    外号最多的,也许要数经商者。

    漫步街头,“姓氏(外形)+经营项目”式招牌,随处可见:“阿林粉店”、“强能鱼圆”、“矮人松糕”、“长排华修鞋”……既是外号,又是商业品牌,越叫越响,为其经营项目免费打了广告。而那些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也常以“某半仙”、“赛诸葛”自诩,吹嘘能占凶卜吉,信口雌黄地为众生指点迷津,实则骗人钱财,理当唯恐避之不及。

    在文艺界,不少明星也被冠以各种绰号。

    孙俪拍戏经常一条就过,还常常一天背六七张A4纸台词,网友赐名“孙一条”;陈妍希出演《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因脸大被调侃为“小笼包”;章子怡因拿了不少国际大奖,走了不少红毯,越来越多地现身于国际银幕而被称“国际章”……

    一个绰号,一段记忆。

    孩提时,总会有玩伴根据你面相或生活中留下的痕迹,给你起个绰号,显示友情幽默:“扁头”、“鼻涕塌”、“酱油鸭”、“矮冬瓜”、“夜游神”……一声声纯真无忌绰号,叫者亲切,应者愉悦,其乐融融。老同学相见不叫名字叫久违了的绰号,瞬间让友情跨越时空。我的学生,就有呼我“老胡”的,倒让我因此自傲与学生亲密无间关系。

    取绰号,一种民俗,一种文化现象,只要不辱人格,没什么不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五水共治
   第00004版:今日塘下
   第00005版:今日莘塍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榕树谭
   第00008版:家周刊
漫话绰号
生活需要仪式感
那片田野
学游泳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7 漫话绰号 2017-1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