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开展美丽河道建设,打通水闸激活死水
马屿平阳坑云周:走出一条治水特色路
■记者 张洵煜/文 陈立波/图
清晨的河边,早起的村民跑步、唱戏、打太极拳;黄昏的河边,农归的村民漫步、闲聊……这些恬淡的场景缘于马屿镇、平阳坑镇、云周街道持续不断地“治水剿劣”。
今年以来,上述地区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当地特色的治水之路。
马屿镇:
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过去臭气扑鼻,路人经过往往加快脚步离开,如今河水清澈,成了一条生态河流。这是马屿镇江桥村将“五水共治”与生猪养殖业整治相结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该村拆除河岸违章搭建的猪棚3000平方米,清理淤泥约2000吨,“打扫”人居环境。越来越靓丽的村容村貌,让该村愈发受人瞩目。
江桥村的变化是马屿镇努力治水的缩影。据了解,马屿需整治的河流36条,需整治的小微水体55处。该镇全面深化完善“河长制”,打好截污纳管工程、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工业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服务业整治、涉水拆违七大攻坚战,重点打好“拆、截、清、调”组合拳,即“大拆大整”、截污纳管、清污清淤、生态调水。
自“剿劣”号角吹响,该镇立即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多次召开全镇动员会、推进会、行动部署会,利用周末时间召开“拆、治、归、创”百日攻坚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各村组织开展护河爱水大行动。同时,成立小微水体整改推进工作组,实行“一体一牌”,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方案;与114个村居签订剿灭劣Ⅴ类水目标责任书,并将治水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直接作为村干部年终奖励重要依据,切实落实村居责任。
此外,该镇组织镇机关人员、部门站所工作人员、市镇人大代表,民兵、妇联、团委、工会等系统的志愿者,村干部及党员、热心村民、专业保洁人员等近5000人加入“剿劣水、创文明”千人大会战行动,拆除涉水违章洗车点、封堵排污口等,目前已拆除各类涉水违建3.8万平方米。
马屿是农业大镇。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管控,该镇与70户天井垟农业种植大户签订责任书,将其控制农业污染情况作为项目申报重要审查条件,形成长效机制。
落实河面河岸长效保洁机制,通过招投标,引入专业保洁队伍,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大日常监管,做到河面、河岸整洁。
治水是技术活。该镇多项举措同时推进:
一是开展生态调水,连续4个月从珊溪水库调水,激活水体,实现水循环;
二是开展清淤工程,今年已完成河流、池塘等清淤13万方;
三是开展截污纳管,目前集镇区域、篁社、工业园区三个片区进行整体截污纳管提升工程,完成6573户提升,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马屿环城河河道护岸,正在推进沿岸截污纳管改造提升;
四是开展排污口整治,完成对333个排污口(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的封堵、截污纳管等处理,目前已封堵125个,完成整治208个,加大对沿河洗车店、餐饮店等污染排放企业的整治力度,完成各类沿岸污染企业排查整治535家;
五是开展水质检测,委托专业环保机构对所有劣Ⅴ类河道及小微水体实行水质定期检测,建立水质监测预警机制,每月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制定专业整改方案,形成系统档案,根据最新数值检测数据,水质提升明显,部分池塘水质达到Ⅱ、Ⅲ类水质,剿灭劣Ⅴ类水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马屿镇将加大生活污水截流力度,在完成333个排污口封堵、截污纳管等处理整治计划基础上,加强河面保洁,加快河道清淤进度,同时继续生态调水,督促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共同维护水体水质环境,进一步做好‘五水共治’工作。”马屿镇副镇长郑永卓说。
平阳坑镇:
美丽河道建设“锦上添花”
平阳坑镇南山宫边溪全长945米,起于黄岩山,有2条支流,最终流入飞云江。日前,记者来到南山宫边溪流经地塔石村,只见溪水潺潺、亭台雅致、绿树葱翠,俨然一处小型景点。
“看见两侧的水泥路了吗?这是近几年新修建的,以前这是一条泥路,坑坑洼洼,我们出行很不方便。”附近村民说,水泥路建起来了,河岸驳坎了,大家清扫的次数也多了,不时有人拿着网兜打捞河面垃圾。
塔石村村干部黄美虎是个热心的护水人,经常带头组织党员干部、老协会员等下溪捡垃圾。为方便打捞,他还自制了小竹筏,隔三差五就划着竹筏清理垃圾。
岙底溪是飞云江的支流。江水潮涨潮落,给岙底溪带来淤泥和垃圾。去年,该镇投入9万元开展清淤,给溪流彻底“洗澡”。水质清澈了,周边村民纷纷夸溪水又恢复了昔日的面貌。为保持溪水清澈,附近村民还组织保洁队伍定期保洁。
南山宫边溪和岙底溪的现状是该镇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和剿灭劣Ⅴ类水行动的成果。据了解,该镇有17条溪流、7处劣Ⅴ类小微水体。该镇多措并举,让劣Ⅴ类小微水体成功摘帽:全部封堵11个排污口,拆除涉水违建600多平方米;官坑底溪、桥头溪及平阳坑学校周边两处水沟完成清淤,清淤量达2600方;开展服务业整治,完成6家餐饮店和5家美容美发店的废气废水整治;8个村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工程建成,目前已通过第三方验收。
治理在前,保洁在后。该镇高度重视日常保洁,巩固治理成果。工作人员说:“目前有十几支村级保洁队伍负责溪流日常保洁工作,主要清理岸边的生活垃圾和溪里的落叶等。同时,我们严格落实河长制,督促村级河长一周至少两次巡河,镇级河长每月督查,并制定‘一河一策’,针对性解决每条溪流存在的问题。”
此外,该镇针对不同的群体,多渠道广泛宣传全民治水的重要性:举办以剿灭劣Ⅴ类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以形象生动的节目传递“剿劣”理念;走进学校,通过课堂演讲向学生宣传;走进企业,通过分发宣传单的方式让企业员工知晓“剿劣”工作,参与治水。
值得一提的是,沿溪涉及的村都自发成立了河长团,这些河长团由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协会员、妇女代表、党员等组成,每月开展巡河、清理垃圾。
11月13日,塔石村、东源村的河长团组织了巡河活动,向周边村民宣传“五水共治”知识。
该镇还在“五水共治”和剿灭劣Ⅴ类水的基础上,投资1500万元,对塔石溪、东源溪、岙底溪开展美丽河道建设,为五水共治“锦上添花”。
“其中,塔石溪涉及400米,东源溪涉及800米,岙底溪涉及800米,主要实施防污堤、堰坝建设及绿化等。目前正在政策处理阶段,预计2021年完成。”该镇工作人员说,届时村民可享受美丽的河道景观,并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个休闲去处。
云周街道:
打通水闸解决断头河治理难题
今年3月20日,云周街道开展“全力剿灭劣Ⅴ类水,治水铁军勇担当”主题活动,26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河长巡河队、五老护河队、工会护水队、工程治水队、巾帼宣传队5支治水服务队,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劣Ⅴ类水剿灭攻坚战,由此开启今年治水工作新篇章。
当天,河长及综合执法、水利、环保等单位执法人员,或沿河道巡查,或指挥清理淤泥,或定位拍摄违章建筑;在屿头河边,志愿者拍下排污(水)口照片,定位涉水违章地点;在金浦河边,志愿者齐心协力将河底的沉船拉上岸;在杏里内河岸边,志愿者认真清扫垃圾……
一系列举措展现了该街道今年治水工作的新气象。今年以来,该街道明确了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治水目标,重点抓好工业、生活污水防治,确保污水入管网,防止畜牧养殖污染反弹,抓好排污(水)口管理,力促河道清洁干净。
据统计,云周有40条河道,过去被列为劣V类水的有20条河流、17处小微水体,目前都已整治完毕。
“云周的河道岸上岸下基础差,治水任务重、难度大。”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各村动员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街道人人知晓、户户参与的“治水剿劣”局面。
据悉,每个星期一,该街道召开剿灭劣Ⅴ类水汇报会,督查河道整治进度,及时解决“治水剿劣”难题,严肃批评处理工作不到位、力度不够大的人员。
同时,对21条河流开展清淤,共计清淤16.5万方,截污纳管长19公里;开展工业污染整治、排污口整治、服务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拆除涉水违建4.6万平方米。“涉水违建主要涉及工业区,拆除难度大。”工作人员说,他们重拳推进,根除水环境污染的“痼疾”。
据悉。云周街道部分河流没有入江口,成了断头河。该街道对症下药,打通连接飞云江堤防的水闸,激活死水,彻底解决断头河水体流动缓慢的难题,同时增加100多台增氧泵,增加水中氧气,让河水“活”起来,有效改善水质。
7月份,该街道还在杏里内河和杏垟池种植水生植物,实行生态修复,有效改善水质,原先氨氮超标的情况明显好转。此外,瑞平塘河左干线社门段清淤后,建起河岸护栏,实施两岸绿化,成为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