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水文化、美丽锦湖”建设和党建示范带同步推进
锦湖咏风:全力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带新标杆
■记者 林晓
“锦湖·咏风”,是古“集云八景”之一,如今锦湖街道用来咏颂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及取得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锦湖街道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突出锦湖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带动中心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为目标,着力抓好党建示范带建设,强化党建示范引领,让“山水文化、美丽锦湖”建设和党建示范带同步推进,这是锦湖街道扎实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所凸显的亮点。
一村一特色、党建共争辉
锦湖街道从更新观点入手,树立“抓党建从中心工作着眼,抓中心从党建工作入手”的工作理念,实现全面覆盖,推动党建示范带工作健康运行、有效推进。
街道党工委围绕产业建设、阵地修建、党组织活动等方面,确定以虹桥北路、瑞湖路沿线7个基层党支部为主体,创建锦湖咏风党建示范带,努力将其培养成示范效应好、辐射能力大、带动作用强、推动发展优的先进典型,带动全街道其余基层党组织在今后3年内完成转型提升。
按照责任过硬、组织过硬、队伍过硬、服务过硬、工作过硬、保障过硬的“六个过硬”要求,结合各村实际,确定7个村党支部示范点的创建内容,形成“一村一特色、党建共争辉”的红色新风貌,不断在全市示范建设中争先创优。
强化街道、村两级抓创建的责任,采取“目标+示范点”的模式,对创建基层党建综合示范带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以“物质+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奖惩机制,对达到目标要求的示范带村,授予“基层党建示范点”称号,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创建履职不到位,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好影响的,将启动村主职干部约谈程序。
统筹部署,形成合力
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做好基层党建示范带的落实,确保创建活动覆盖到全街道所有的行政村。
街道党工委书记与示范带村党组织书记签订创建责任书,采取会议宣传动员、定期召开示范带创建推进会、组织外出考察现场观摩、召开现场会、点评会等形式,大力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同时,通过村村互学互比查找存在的问题、督促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基层党建示范带创建。
街道党工委成立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带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村都设立驻村指导员,每名班子成员都联系一个村,把党建工作具体化,由班子领导带头抓党建,形成上下联动,条块互动,实现力量向示范带加强,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驻村干部要把党建示范带村创建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把示范带村建设作为驻村指导工作的重点,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街道对村支书压实责任,本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的要求,将村里实际与示范带建设相结合,挖掘本村特色,舍得投入,全力打造出“接地气"的党建示范带。
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党建示范带建设,组织党员参政议政,开展党员沙龙活动,让党员充分提建议,如桃源社区党员提出小区里停车难的问题,桃源社区党委集体研究马上抓落实,对小区门口设立道闸,小区内划停车位等措施对停车进行有效管理,解决停车难问题。
注重政策,创新方法
据了解,锦湖街道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9.4岁,比上一届减少3岁,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为47.5岁,比上一届减少4岁,其中35周岁以下2名,大专以上学历6名,在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上都上了一个台阶。锦湖街道调优配强村级班子,让有德性、有党性的创业型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任职,提高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主心骨”。
此外,锦湖街道注重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村级“三资”清理,分类设定目标、明确任务,逐村签订集体经济发展责任书,并紧扣“一村一策”,启动一批集体经济项目,使党建示范带村人均纯收入一般高出其他村600至800元。
在示范带的引领下街道全部村居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皆已超过5万元,截至年底全街道实现全面“消薄”。
同时,按照“统一服务标识、统一功能布局、统一设施配置、统一制度规范”的要求,规范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行“党日活动八法”,规定党日活动标准动作,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锤炼党员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严格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出台《锦湖街道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实施细则》,给坐值班制度立下硬规矩,在村民中心公开村工作人员坐班值班表,明确坐班干部的工作时间及工作职责。街道加强了村级规范化的建设。
锦湖街道先后投入10余万元,专门推进全街道村务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各村办公楼安装指纹考勤机和摄像监控以及坐值班电话,并与锦湖派出所的监控图像联网,完成了覆盖全街道村居的集中巡查监控、值班考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监管综合业务平台。
今年以来,全街道村“两委”干部利用坐值班时间,接待群众7000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1800余件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绝大部分的村“两委”干部已兑现换届时的坐值班办公承诺,受到了广大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