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德书院明德惟馨慈善化人
4年培训逾2.3万人,6万人次参加公益活动

    崇德书院明德惟馨慈善化人

    4年培训逾2.3万人,6万人次参加公益活动

    ■记者 陈希林

    在古代,书院不仅仅教人读圣贤书,更是教人立君子品、做道德人的地方。现在,我市也有一个书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崇德公益活动。

    她,就是崇德书院。创办四年来,崇德书院以“行孝、扬善、厚德、循道”为教学内容,采取“言传、身教、境化、力行”相融合的教育修身方式,举办道德培训班326期,参训人员达23198人。

    12月12日,市政协召开崇德书院及系列公益事业四周年座谈会。市政协主席管秀云、副主席倪希杰参加座谈会。管秀云充分肯定其取得的成效后,希望崇德书院要深化思想认识,不断规范崇德书院建设;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崇德书院更大力度的支持,把崇德事业做得更好。

    言传

    4年培训超2.3万余人

    当日,坐落在花岩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崇德书院内,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等16家联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代表共60多人,应邀参加座谈会。

    崇德书院系公创民办具有公益性质的道德品行培训机构,由市政协、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交通运输局、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等16家单位,于2013年12月5日联合创办,由崇德互助义工(志愿者)团队承办。

    崇德书院创办人、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郑超豪在回顾办院四周年历程时说:“四年来,书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书院姓‘德’、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公益性质,不向参训学员收取任何费用,并免费提供食宿、资料及教学服务;坚持财物收支按季公开、按年审计,接受社会监督。”

    据悉,崇德书院参训人员以党政机关干部、党员,市、县党校中青班,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等“关键少数”和社区康复、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要对象,开设有《道德经》导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慈善的力量追寻道德的光芒》课程和经典诵读及学员分享等环节。

    截至12月11日,崇德书院共举办道德培训班326期,超2.3万名党员干部及职工参训,参训人员既有省内各市的,也有来自省外的。据介绍,培训满意率几近百分百。

    “课程设计合理,切合机关干部的需求,培训效果也不错,能提升道德境界。”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党工委书记叶恒坚在座谈时说,他们已组织两批干部来崇德书院参训,每期两天的培训意犹未尽。

    身教

    6万人次参加崇德公益活动

    “服务别人,快乐自己;没有谁要我做,而是我自己要做。”在崇德书院,广大义工发出了感人肺腑的心声。

    该书院有一个乐于奉献的崇德互助义工队,他们中有我市退休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也有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及部分迷途知返的社会康复(戒毒)人员。目前在册登记的有300多人,不领取任何报酬,义务劳动,负责为参训学员提供教务、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四年来共有6万多人次的义工参加崇德公益系列活动。

    “每做一次义工,对自己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思想境界也有所提高。”书院义工——原市教育局局长张存法在座谈时说。

    崇德人不满足于仅仅举办道德培训班,他们还不断创新慈善平台,让道德光芒照亮更多的人。崇德互助义工队于2014年1月创办崇德慈爱站,他们在市区玉海广场和中医院广场设置两个免费早餐发送点,专门为环卫工人和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免费早餐。

    据了解,崇德慈爱站自创办以来,义工坚持每天早上7时开始工作,每天向环卫工人、社会流浪者、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市民及社会其他弱势群体发送爱心面包和豆浆,截至12月初,共发放爱心面包360万多个,受益面达175万多人次,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崇德慈爱站已成了一个慈善平台,吸引着众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助力慈爱站持续发展,如不断有爱心人士捐赠衣服鞋子、免费为环卫工人理发。“崇德书院构建了由党委、政府主导和民间推动的良好格局,体现了深厚的瑞安人文底蕴。”温州市委党校教授陈中权说。

    境化

    崇德诚善农场

    让康复人员“德技双修”

    “如果能早点到崇德书院,早点认识郑校长和义工们,就不会走错路了。”当日的交流会上,身穿红马甲的小郑动情地说。他是社区康复矫正对象,在崇德书院通过教育感化后最终获得了成功,已在崇德书院做义工四年。“当时很迷茫,在书院听了郑校长、其他老师的讲课,遇到可爱的义工后,非常受启发、很感动。”

    2014年5月7日,崇德书院举办了第一期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培训班。书院通过在院培训和送培训上门等方式,举办针对戒毒人员、乡镇(街道)禁毒办主任、公安民警、禁毒社工等道德培训班。

    截至目前,书院已举办了10期社区康复和矫正人员孝德培训班,共有1980余人次参训。其中40多名社区康复(戒毒)人员成为了书院义工,7位康复(戒毒)人员成为驻留书院的长期义工,不少人还多次给戒毒人员和在押违法人员现身说法。

    崇德书院还在2015年联合市禁毒办在当地的双坑村租赁山园100亩,投入近100万元,建设崇德诚善农场,种植茶树、柑橘、蔬菜等农作物,为康复(戒毒)人员提供劳动场所,帮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

    力行

    崇德文工团进村入企

    开展文艺宣传

    10月27日,陶山镇沙洲团块3个村近600名老人欢聚一堂,观看了由崇德文工团和陶山镇文化站、陶山卖纻文化演唱团联合精心组织编排的节目,度过了愉快和谐的一天。

    加强文艺宣传,是崇德书院近年来推出的又一项举措。去年10月,崇德书院创办了公益文工团,一批有文艺特长的义工或有志于公益事业的文艺工作者组成了演出团队。

    瑞安鼓词、三句半、小品、快板等……崇德文工团通过公益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把孝德文化送到企业、学校、部队、农村(社区)文化礼堂,让更多人能感受到文化之美、道德之善。截至今年11月,共举办19场孝德文化和禁毒宣传文艺演出,观看人数达到5000余人。

    “‘学思悟践’和‘知行合一’跟教育的理念十分契合,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热心参与。”在座谈会上,在高楼工作1年多的高楼镇中学教师薛承豹说。

    崇德公益系列事业是以民间慈善的力量追寻道德光芒的草根公益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撑。去年9月,崇德书院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崇德共享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专项捐赠,汇聚社会各方资源共同为崇德系列公益事业添砖加瓦。截至今年11月,崇德共享基金已接受社会各界无偿捐赠资金共630万元,用于书院各项公益项目的支出。

    中华孝德文化华侨教育基地、第五届浙江省慈善奖、领导干部学国学示范基地、温州市干部教育培训优秀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一个个荣誉见证了崇德书院取得的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平安瑞安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学周刊
崇德书院明德惟馨慈善化人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崇德书院明德惟馨慈善化人 2017-12-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