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阳光卫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门诊在基层 方便就医获点赞
我市“医共体”建设
有序铺开
“医共体”成员单位座谈
市人民医院专家在场桥卫生院坐诊
市人民医院专家在合作单位查房

    专家门诊在基层  方便就医获点赞

    我市“医共体”建设

    有序铺开

    ■通讯员 黄敏 记者 陈成成

    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瑞医”)与塘下人民医院及塘下片区4家公立卫生院签约授牌后,12月4日,市人民医院院长卢学勉带领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学科专家共赴塘下人民医院开展对接工作。双方经过对接后,首批瑞医“下沉”的专家代表分赴签约医院的妇产科、骨科等科室参与查房与技术指导,城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签约医院互相对接

    12月4日,在与“医共体”各兄弟医院的座谈会上,卢学勉说,由政府牵头,把“医共体”成员紧紧联系成为一个大家庭。瑞医作为“医共体”的牵头医院,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紧跟深化医疗改革的步伐,积极有序开展医疗共同体的建设工作,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利用优质的医疗资源培训、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力争90%的病人“看病不出市”。随后,瑞医各相关负责人结合目前工作现状,对下一步需要落实和强化的工作任务做了认真分析。塘下人民医院及4家卫生院成员单位就各自的发展情况、需求和建议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方向做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会后,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对塘下人民医院及4家卫生院的医疗业务、运营情况、财务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做了详细的了解和对接。当天,首批“下沉”专家代表分赴妇产科、骨科等科室参与查房和技术指导。

    “家门口”可看专家门诊

    12月上旬,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曹华妹,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谢秉局,先后奔赴塘下镇场桥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等“医共体”相关业务工作。

    12月8日上午,曹华妹准时赶到塘下镇场桥卫生院,诊室内早已聚集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原来,为方便市民就诊,塘下镇场桥卫生院针对“医共体”专家门诊,实施提前电话预约登记,分时段就诊,力争打造舒适便捷的就诊环境。

    得知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不少市民一早就来到卫生院等候。市民林女士表示,“曹主任是妇产科专家,她的号平时很难挂到。得知她来场桥卫生院坐诊,我就赶紧打电话预约挂号了。”候诊的张女士说,“平时在人民医院看病,曹主任的门诊室挤满了病人,看病要等好久,现在在场桥卫生院就好很多了。我家就在附近,过来太方便了。”最让市民开心的是,以后每个星期,曹华妹都会来场桥卫生院坐诊。

    当天上午,妇科专家门诊共会诊了34号患者。曹华妹和蔼亲切,不光耐心地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细致的诊治,更对带教的基层医师进行现场指导,受到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热烈欢迎。

    同时“下沉”的专家还有瑞医骨科教研室副主任谢秉局,连日来,他在场桥卫生院共接诊了19位患者,开展了3例外科手术。谢秉局严谨的工作作风,平易的工作态度,高超的诊疗技术,赢得患者和基层医师的一致赞赏。

    据了解,“医共体”作为“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升级版,在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以及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已初见成效。

    “医共体”的建立,真正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改变了就医不便的现状,提高了看病就医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形象,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的需要,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纷纷点赞,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医共体”建设,就是要变“病人跑”为“专家跑”。“要让服务围绕患者转,而不是让患者追着服务跑。”这位负责人表示,“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两个“翅膀”。要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入基层,就必须牢牢抓住“医共体”建设契机,打通阻碍机构协作、资源整合的各种壁垒,组建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共同协作的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广告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阳光卫生
   第00006版:最新闻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聚焦点
我市“医共体”建设
有序铺开
市人民医院名医馆即将开馆
安全用药小课堂开讲
罕见“川崎病”
应引起新生儿父母的重视
市人民医院瑞祥院区二期建设工程
主体大楼顺利结顶
瑞安日报 阳光卫生 00005 我市“医共体”建设
有序铺开
2017-12-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