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汀田实验小学五(3)班 蔡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爱的妈妈,假期都快过完了,我们也应该出来转转了吧?”我将企求的眼神抛向了妈妈。“别急,趁这次去上海复查的机会,我带你好好去看看大上海。”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不禁欢呼雀跃起来。
繁琐的检查做完后,我们把酒店转到了黄浦江南岸的河畔。一大早,吃完上海的特色小笼包,我们沿河往外滩逛去。人民广场庄严肃穆,英雄纪念塔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和外白渡桥遥相呼应。太阳慢慢升起,给黄浦江洒上了金光,北岸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也笼罩在阳光里。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各国的洋行、银行、饭店等大量进驻外滩,也带来了风格各异的大楼。这些大楼外部基本用条石打造,在黄浦江北岸和南京东路呈“T”型排开,在阳光下无论是极目远眺,还是徜徉其中,一股雍容华贵的气势迎面而来。
如果说北岸的建筑群见证了上海的历史,那南岸陆家嘴的高楼大厦就是上海经济腾飞的缩影。东方明珠塔、上海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三座超高建筑真是让人看了叹为观止。我们站在大厦楼下,仰起头脖子向后呈90度才能看到最高一层。“哇,好像都伸到云里去了!”我们当即决定晚上来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厅欣赏夜景。
逛了外滩,还要去下南京路,这才算来过上海。这条步行街汇聚了全世界的著名品牌,也有许多上海本土的品牌。我们钻进这家店里看看,踏进那家店里瞧瞧,看得眼花缭乱。看着步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肤色不同,语言各异。
逛到中午,我们早已是饥肠辘辘。要说哪里是上海的“吃货天堂”,那非城隍庙莫属。钻出地铁口,眼前真是人山人海。我们来到一家专做上海特色小吃的店,这里的蟹粉小笼、南翔小笼包、各式煎饼,应有尽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这十足的吃货看得两眼直发光,赶紧坐下来饱餐一顿。
傍晚,我们来到号称“上海之颠”的上海中心大厦,排队进入了电梯。数字一路飞快地上升,我们的耳朵也出现了“嗡——”的声音。到了观光厅,黄浦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晚上街道大楼都亮起了灯,外滩老建筑群更是被装扮得金碧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璀灿光明。外滩西面的白渡桥灯光变幻莫测。一艘艘游船五彩斑斓,从上往下看,它们仿佛是黄浦江上的盏盏河灯。上海的夜景令游客们赞叹不已,每个人都拿起手机和相机,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第二天,我们来到上海新天地,参观慕名已久的石库门建筑。石库门建筑排列整齐,房子之间距离很短,腿长的人似乎一步就可以跨进对面的人家。石库门建筑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搬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趁机大量修建住宅,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这里的石库门建筑只保留了外观,里面已经装修得非常现代了。酒吧、餐厅、咖啡厅应有尽有。游客们逛累了,坐在露天的椅子上,点上一杯咖啡看风景。一队游客在听导游介绍,我们蹭过去听了一会,原来这里是中共 “一大”的会址所在地,大字上面加一笔就是“天”,共产党带来了新中国,所以这里改名新天地,我和妈妈这才悄然大悟。
两天的上海之行告一段落。回程途中,我想,上海从一百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固然有历史的原因,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指导老师 余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