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系列报道(六)
全力推进大拆大整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首席记者 严小章
拆违面积499.63万平方米、累计拆后土地利用率为91.3%、提前完成城乡危旧房隐患排查和治理改造、整治“四无”单位2.26万家……我市将“大拆大整”列入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之一,这是其交出的成绩单。
关键词:违法建筑拆除
拆违500万平方米
[案例]
“轰轰轰……”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罗凤沙渎村的平静。去年2月6日,塘下镇罗凤办事处联合塘下执法中队、供电、土地、住建等部门,组织200多名执法人员,依法拆除沙渎团块20多家“四无”企业的违章建筑。
据了解,沙渎团块违章建筑位于凤凰山山脚,沿凤凰山道路两侧搭建,成长条形,共计面积13.8万平方米。该团块违章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村民将建成的违章厂房出租给70多家低、小、散“四无”企业。多年来,企业废水直排、固体污染物直倒,对山边乃至整个村庄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涉及面积广,塘下镇分批进行拆违,在2016年已经拆了8万多平方米的基础上,去年继续加大力度。
[措施]
去年,我市强势推进违建处置工作,3月底启动拆违百日攻坚行动,三个月拆违210万平方米,提前半年完成240万平方米年度拆违任务,9月启动拆违“百日集中破难”行动,再拆违200万平方米,顺利完成温州双月攻坚任务。同时,对新增违建“零容忍”,对在巡查中发现的违建苗头,一律当天落实清拆措施,坚决“不过夜”;对违建增量,坚持发现一处、拆除一处,确保实现新增违建“动态归零”。2017年,我市拆违499.6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208%,为历年之最,违法建筑拆除、三改一拆考核排名三区两市第二。
同时,我市加强无违建创建工作,部署并运行防违控违系统,开展无违建专项督查和指导,积极做好迎检工作;各街道以社区、村组所辖区域为基本单位,建立健全防违控违“责任网”“发现网”“查处网”和“监督网”。我市已成功创成“省无违建创建先进市”,曹村镇等5个镇街创成“省基本无违建镇(街)”,高楼镇等4个镇通过“基本无违建镇(街)”复评。
此外,我市还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省级标准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651亩,完成情况温州排名第一。
关键词:城乡危旧房整治
提前完成治理任务
[案例]
“请拿好,这是您申办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2017年9月19日16时,随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住建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市旧城改造发展公司沿江新村改建项目前期报建员陈星顺利领取了该项目的工程“两证”。“真的太快了!”陈星接过“两证”后高兴地说,同时也为市住建局办事效率点赞。
沿江新村是省内单体体量最大的危旧房。2016年10月,沿江新村危旧房653户居民实现全部安全搬离,2016年11月正式启动拆除工作。
市住建局开辟绿色通道助力沿江新村改造。从取得国有用地建设批准书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证书,以往少则1个月时间的办证历程,市住建局这次仅在一天内就全部完成,创造了我市核发工程“两证”最快速度。
[措施]
市住建局开辟绿色通道助力沿江新村改造,只是我市加快推进危旧房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真心实意促治理。我市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程序,像危旧房改造方案审批前,若四邻意见无法签署的,可通过批前公示的方式进行审批;对于类似沿江新村项目的成片或小团块危旧房改造项目,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定政策拆建,对于不同需求的户主予以多途径安置……我市通过多种渠道、办法加快推进危旧房治理工作。
真金白银助治理。自危旧房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出资1000余万元,购买房屋安全鉴定服务,确保房屋鉴定“无资金之忧”;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500万元,对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改造修缮予以补助;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花费约485万元,购买城镇房屋综合保险及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服务;为玉海街道辖区内4410多幢房屋购买综合保险,投保面积约220万平方米。
真抓实干抓治理。去年,我市在所有村庄设置宣传挂图,逐户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房屋安全知识手册》约3.5万本;将危旧房整治工作纳入各镇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发挥考绩“指挥棒”作用;由市监察委、考绩办、大拆大整办以及住建局等多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镇街的治理进度进行一月一通报。
据悉,我市已治理农村C级危房697户、D级危房2913户,城镇C级危房301幢、D级危房201幢,城镇C、D级危房治理已于去年5月份完成,提前全面完成危旧房治理任务。这是去年城乡危旧房整治交出的成绩单。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