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要热闹 他们要平安
仙降正月十八会市背后的故事
■记者 林瑞蓉
3月8日(农历正月廿一),老56省道仙降段上的摊位已经全部撤离,人潮退去,道路恢复通畅与整洁。仙降的年度盛典——“正月十八会市”由此落下帷幕。
对仙降人来说,农历正月十八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家家户户“摆酒”会客;而对仙降街道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是年后的首场大仗:交通管制,超万名游客,节后清场……会市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他们全程关注。
[准备充分]
指挥中心严阵以待,“四个平台”齐上阵
今年,仙降会市时间定于3月4日至3月6日(农历正月十七至正月十九)。
早在2月底,仙降街道就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村干部参加会议,开始研究“正月十八会市”期间工作重点、难点,部署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方案。经讨论,由街道综治办统筹,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
据介绍,此次会市以村级管理为主、政府参与管理为辅,举办会市的7个村(仙降、横街、林光、金光、翁垟、新安、下社)自发组织,街道全体干部全程参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会市管制内容包含会市时限、区域限定、摊位限制、交通疏导分流、设置停车点等。街道成立会市活动管理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沈长城为组长,下设交通管制、治安巡防、市场管理、区域管制、文化宣传、后勤保障等8个小组。8个小组各行其责,为会市保驾护航。
“会市期间,我们将严防火灾、人员踩踏、道路堵塞、食品安全以及其他治安突发事件,保障仙降群众安心愉快地参与会市。”仙降街道综治办主任周洪伟说。
正月十八是今年会市最为热闹的一天。沈长城坐阵街道综治信息指挥中心,通过综治视联网、公安监控实时掌控会市情况,调整管理力量部署。记者到达指挥中心时,他与几名干部正紧盯着监控显示屏。临近中午,林光工业区一路口渐渐拥堵了起来,发现这一情况,沈长城迅速联系了交警与执法中队到场处理。据悉,会市期间,通过动态监控,多次及时疏通了各大路口的拥堵情况。
此外,街道发挥“四个平台”(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作用,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全科网格员队伍积极性,开展会市平安宣传、秩序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把会市管理工作做在前面,落在实处,切实保障会市期间辖区平安。
据了解,今年会市期间,仙降街道安全事故和不稳定事件零发生,创造了一个平安和谐的会市。
[热闹会市] 当地人会客,“赶集人”玩乐
3月5日上午10时许,天空下着雨,记者到达仙山路口时,街上仍是人潮涌动,冰冷的小雨也没能降低会市的热度。老56省道新安村至翁垟村路段两侧,摊位一字排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会市上,锅碗瓢盆、鱼树花鸟等商品琳琅满目;一擦就干净的“神奇洗碗布”,刀砍不裂的“玻璃菜板”,各种新潮神奇的“黑科技”夺人眼球;街上不时还能看到竹编篮、糖画、捏面人的传统手艺。
学校放假,工厂停工,新居民们也借此机会带孩子出来玩乐。水上气球、套环……贵州籍新居民阿江带着小儿子转战各个“游戏摊”,“第一次带他参加这样的集市,让孩子开开心心玩一把。”
家住江溪的林女士拎着“战利品”,一路逛一路往横街村的小姐妹家里走。“年年会市,小姐妹家都张罗着要我们去吃中饭,成惯例了。早上9点多我就出来了,路上顺便买了一点东西。”
仙降会市,热闹的不只是街上,还有集镇区的仙降人家。正月十八距春节不远,热情好客的仙降人往往将新年会客酒留到会市期间,邀亲朋好友共享这份热闹。
[迅速清场] 交通恢复通畅,道路重归整洁
按照管理方案,所有商贩临时摊点在3月6日(农历正月十九)必须全部撤离。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3月7日上午,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街道全体干部、相关职能单位、集镇7个村相关人员等300多人分成5组,上街督促商贩搬离物品,清理路面垃圾。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虞希宠负责横街村的清场工作。7时许,他到达时看到不少摊位已经搬空撤离,剩下摊位都在打包整理,进度不一。“这次我们前期的通知工作做得充分,撤离工作也格外顺利。”他介绍,年前街道就组织7个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老协会长召开会议,明确撤离时间,并让其在商贩报名时通知到位。会市结束前一天,街道再次组织机关干部“挨摊挨户”发放撤离通知书,提醒他们及时撤离。
“清场一定要快。”虞希宠介绍,老56省道本来交通压力就大,现在交通管制已经取消,路上有这么多摊位“设卡”,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交通瘫痪。为了加快进度,看到哪个摊位货物多、撤离进度慢的,工作人员便招呼人手帮忙。中午时分,大部分摊贩都已撤离。辛苦一上午,工作人员终于得以喘口气。
“按照目前进度来看,下午就能全部撤离了。”虞希宠说,等商贩全都搬离,街道就组织环卫所和相关村统一大清扫。环卫所18辆运输车、3辆铲车、60多名环卫工人“整装待发”。
[记者手记]
作为仙降当地人,记者深有感触,热闹的是会市,“脏乱差”也是会市。儿时记忆里,十八会市过后,热闹不再,摊位仍在,个别“钉子户”甚至会驻扎半月之久。而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市“交换物资”的作用逐渐衰退,热闹的会市背后是高成本的人力管理、“大伤元气”的街区环境、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
近年来,仙降街道对如何更好地保留这一传统文化做出了探索。2017年开始,对会市做出严格要求,在时间、设摊地点、规模等方面都提早作了安排,争取“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营造更好的节日环境。回顾总结2018年的仙降会市,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无疑都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