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黑恶势力是净化营商环境根本所在
——提升营商环境系列评论之三
■薛建国
黑恶势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不把这个毒瘤彻底铲除,我们就不可能有好的营商环境。上个月,在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陈胜峰说,这几年,打霸治闹的力度很大,但村霸、地霸、工程霸、霸王搬运等还存在,有的转入地下,有的改头换面注册成公司,有的村里借助黑恶势力、宗族势力“靠山吃山、靠企业吃企业”,企业一有项目,就漫天要价,甚至强揽工程、强买强卖,企业有苦难言,同时,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还未根除……
既然看到了问题存在,那就必须正视它,加大力度消灭它。因为只要有黑恶势力的存在,社会就难有公平可言,市场就难有规则可言。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更是法治经济,好的法治环境才会有好的营商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大打击黑恶势力,与提升营商环境相辅相成。一个地方如果坚决做到不让黑恶势力有容身之所,这个地方的市场经济氛围就越健康,营商环境越好,就越没有黑恶势力滋生的气候条件。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既要清醒认识黑恶势力的危害性,也要准确研判黑恶势力的顽固性和复杂性。我们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扫黑除恶力度的持续加码,黑恶势力活动渐趋隐蔽,其组织形态、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如陈胜峰书记所指,有的转入地下,有的改头换面注册成立公司,但“以黑经商、以商养黑”的本质没变,对这些换了马甲的黑恶势力,我们不能被蒙蔽,要一眼洞穿。
市场经济崇尚法治,遵循程序和规则,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只有这样,才有市场经济秩序可言。而黑恶势力奉行的是拳头经济、潜规则、恃强凌弱的那一套,与市场经济伦理规则格格不入。
近年来,媒体曝出多起黑恶势力为非作歹事件,从中不难看出,斗狠、拼关系成了他们的市场规则。这一点,从廊坊一家医院院长坠楼自杀事件不难看出:该院长生前曾遭人威胁、持镐打断腿,他死前发绝笔信控诉黑恶势力“以黑夺产”。这一悲剧让无数人感到悲愤。
俗话说“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表明黑恶势力在当地的影响力。黑恶势力横行的地方,难以孕育健康的营商环境和经济秩序。提升营商环境、保护市场活力,要极力防止黑恶势力搅局。对于那些破坏市场环境、危害企业家安全感的黑恶势力,就该打击到底,一扫而光。
眼下,瑞安正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以10类黑恶势力为重点,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强揽工程、霸王搬运等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等黑恶势力。这是萌发希望的春讯。
黑恶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对党政机关进行渗透,寻找“保护伞”,构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瑞安这次扫黑除恶行动,将党员干部涉黑问题作为重点,表示紧盯问题线索,严查放纵、包庇甚至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整治作风顽疾
提升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