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市全力打造浙南教育新高地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项学品 吴胜利
每个孩子都是未来,而教育成就未来。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日臻完善教育发展体系,不断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在即将实施的《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至2020年,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居温州市前列,力争创成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积极打造“至美教育、学在瑞安”,切实增强瑞安教育自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建设资金42亿元,新扩建学校72所,增加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
2017年,我市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预评估,先后获得省学习型城市、省教育装备管理示范市、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等荣誉。
教育民生工程提速 16个项目投入使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投入是基础。我市把教育当作主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让全市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真正把教育办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2017年,我市财政教育实际投入27.58亿元,与2016年同比增长23.29%,确保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现代化创建。
其中,滨江幼儿园瑞祥分园等16个新改建项目投入使用(或竣工),市四中校舍扩建等15个项目续建,塘下职业中专朝阳校区改建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十大责任捆绑攻坚”教育建设5个项目有序推进;通过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4.8亿元,开工建设东新产城高级中学、毓蒙中学及滨江幼儿园东都分园。
此外,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万兆主干网络城域网,满足万名教师同时在线,支持16万学生网络学习,举办了温州市第四届青少年创客文化节。建成温州市创新功能室39个、创客空间38个、智慧教室38个、创客基地29个。组建瑞安市智慧教育联盟,11位教师在广州等地开出智慧教育示范课。智慧教育水平居温州各县市区前列,台州市教育局等6个考察团先后来我市考察学习。今年起,每年投入财政性教育装备经费将超过5000万元。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组建5个现代学校联盟
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提质提速,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连续三年将学前教育“扶苗育苗”列入为民办实事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制定实施《瑞安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22)》和《瑞安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十条举措》,2017年开工建设10所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85%。今年将再开工建设10所公办幼儿园,并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民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服务。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有序实施“阳光招生”和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率温州之先采用“1+X”模式在15所学校率先组建5个“现代学校联盟”,《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该创新举措,今年将深化联盟办学模式,并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4所学校4个现代学校联盟。按照“住、户一致优先”、自愿与统筹相结合、批次优先的原则对城区部分热门学校超计划学生进行分流,有效缓解“择校热”“学区房困局”。
加强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普职招生比渐趋合理。市八中、瑞祥高级中学创成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合并原瑞安市轻工学校和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组建塘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职业中专教育集团入选浙江省“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显著 高考一段上线率创新高
2017年,我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系列课程改革,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导中小学校探索选课走班、分层走班、小班化学习、主题项目学习等新型教学组织方式,加强拓展性课程开发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可选择的个性化学校课程体系。中考各项指标均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普高招生最低控制线482分仅低于温州市区;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普通类一段上线877人,与上年同比提高4.91个百分点,瑞安中学普通类一段上线率88.4%,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得到省委常委、温州市委周江勇书记批示肯定。市委市政府嘉奖33所学校(单位)教育质量奖1100万元。今年市委市政府再下重金,继续加大力度重奖对教育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和老师,把教育质量奖提高到2500万元。
师资队伍更加优化 新评选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48人
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全面改革局机关干部和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机制,抓人促事,提高教育干部队伍工作活力;探索开展中小学校长论坛系列活动,组建名优校长高级研修班,加快瑞安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共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339人(含提前招聘);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加大教师违规有偿带生治理力度,2017年共查实6起处理21人,另一方面开展 “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最美系列评选;新评选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48人,全市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今年起,将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普高教师绩效工资外超工作量奖,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校长给予1-3万的奖励,对新引进或入选的省特级教师、温州市教坛新秀等各类人才予以重奖。
德育课堂引领成长 594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德育,是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用德育文化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我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品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深入推进“四品八德”教育,形成瑞安中学“担当德育”、安阳实验中学“至善德育”、市实验二小“惜福感恩教育”等一批四品八德特色品牌。
通过德育示范校、示范家长学校、美丽校园、文明校园等“四大”品牌创建,夯实校园德育基础,评出594名瑞安市优秀学生、155个瑞安市先进班集体、214名温州市优秀学生、26个温州市先进班集体。
举办3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1672人,有效提升教师C证持有率,达到73.1%。
开展中小学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流动少年宫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让校园文化美在新时代。
“只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中解决好发展碰到的问题,我们才能满足人民群众‘读好书’的强烈愿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不仅仅是高水平的教学、高科技的教学设施,更应是孩子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市教育局局长姜宗羽说。
新的一年,我市将全面推进“教育发展110行动计划”,即围绕教育现代化市创建这一目标,实施十大工程(基础设施增量扩容工程、学前教育增公扶民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工程、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工程、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工程、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工程、教育教学创优提质工程),力争打造“至美教育,学在瑞安”品牌,为云江两岸的每一位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力打造浙南教育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