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正中分
■陈思义
春分,两个字,中国最微的描写春天的散文。
“春色正中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人体也要阴阳平衡,不吃太肥腻也不是一点油水不沾,不拒绝运动也不剧烈运动,养生也找中分点。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元鸟乃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可爱的燕子回来了,下雨时隆隆有雷声还有闪电,春分也就来了。她热热闹闹地登场,去引起人们的警觉,一年都过去六分之一了,你还磨叽犹豫什么?春分在喊叫催促鞭打着你。我感觉,少年的时间是一年过去再一年过去的,喔,终于放假了过年了。青年的时间是三年四年、三年四年地过去,迟疑了一下就三十来岁了。年龄大了感觉时间是一晃十年一晃十年地过去。八九十岁的人都说,好像昨天还年轻,一转身,懵懵懂懂将是一生一世了。
冬季早就悄悄溜走了,春雨像带了绿颜色洒下来,洒在越过休眠期的花枝上,花枝不再是干巴巴皮色,湿润滑溜发出绿芽了。我家阳台一下子就被这种绿洒满了,梅花、榆树、山楂、桂花、檵木、金豆、虎刺、六月雪、吊兰都长出新叶了,朝气勃发就像一个冲出教室奔向操场的少年,惟松、柏、黄杨、紫薇未动声色。我观察,一夜细雨之后杜鹃那大红、紫红、粉红、纯白的花,顿时鲜艳有精神起来。没花蕾的枝头,叶芽一夜间长成了嫩绿的叶。嫩绿的叶子年轻但高人一头,伸出在花枝之上。石榴的细枝上,米粒似的叶芽变成了褐红的小叶子,表现出了难得的文静与雅致,我坐在客厅里就能看见。檵木已开花,山楂有花蕾。春分已在我的阳台歇落了。
春意融融的公园,一群小学生在九曲桥那边的亭子里叽叽喳喳,一家三口幸福地走走停停指指点点在辨认花木,一个小女孩在树下一站催着手忙脚乱的妈妈拍照。相对而言,三位没有心事的老者是摄影师镜头中的静物。他们在春阳下说着往事的风雨,只偶尔伸伸腰。几个大学生在城市书房做义工,说是一早坐“滴滴”过来的,红马甲上有“玉海缥湘”,一个城市精美的LOGO发散出袅袅书香。东南玻璃窗上太阳晒进来,他们坐下来了。多年轻啊,与书架上的书和公园里的花特别般配。我如果像他们一样年轻多好,还可以读很多书。开玩笑,怎么可能呢。春去春来,看那桃花、李花、梨花、玉兰、海棠,红肥绿瘦,花开正闹,又一个春分已在花枝上歇落了。
春分时节,种花正宜。星期六的花鸟市场里花也多起来了,迎春、丁香、海棠、杜鹃花、茶花、春兰、玉兰、瑞香,带花的卖相好。草花10元,买花如买菜,从菜场出来带上一盆回家去。“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觉心情胜去年。”好久没有露面的花农也出现了,他们说杨梅、瓯柑、金旦、桂花、红豆杉的苗木,比到场地里批发还低价。花农一直这么说着,把“春分栽树”的提醒在花鸟市场吆喝开了。
春水,春雷,和风,细雨,花苞,嫩芽,蝌蚪,燕子,都是春分的名词,万物生长,生气勃勃,跃跃欲试。发芽,开花,思春,栽种、开犁,复苏,萌发,都是春分的动词,也是青春的词。如朱自清说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粲然,绚丽,清新,明媚,鲜艳,和煦,红,粉,白,都是春分的形容词,春天是多彩多姿的,要有许多词语来修饰,要有许多情话来恭维,就像女人们要有许多漂亮的衣服一样,叫人眼花缭乱。风和日暖,春深似海,花香鸟语,桃红柳绿,红情绿意,春宵苦短,春意阑珊,李白桃红,杏雨梨云,花枝招展,生机勃发,都是春分的成语,把絮絮叨叨浓缩在四个字里,特别有美感,耐咀嚼,够诱人。
还有许多春分的诗词,“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元稹《春分二月中》);“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徐铉《七绝》);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苏轼《癸丑春分后雪》)。看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湖边风物已春分,周华诚《西湖时光:遇上24节气》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这样一个季节,如果你都抽不出时间到西湖走走的话,你失去的将无法估量。而如果你在这样的天气里又在西湖边待得太久,那么很可能你将无法返回。”——春分太迷人了。
城市的人是这种感觉,乡村的人呢?
有点翻身忘本了的我,久在城里想老家的事渐渐少了。当我念叨一周阴雨很烦人时,老农在念叨“春分有雨是丰年”,下吧下吧,雨是谷粒。
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杨柳青了,燕子在农家明间或廊檐下营巢——老乡们感觉春分已来了。农谚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马铃薯、小麦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抓紧施肥。迟了,马铃薯光长藤叶不长地下块茎,麦子长疯了倒伏了就歉收,“麦倒是草,稻倒是宝”。一场春雨一场暖,春分过后忙耕田,农民把闲了一个冬天的水稻田翻耕后蓄水,春耕生产也就开始了。我老家茗岙的梯田就会迎来一拨拨摄影客,拍下翻耕后蓄水的梯田风光。待过了清明是谷雨,浸好稻种就育秧了。谷种落田,农民一日三次去看,水是满是浅,肥是足是缺,虫是有是冇,有农谚“秧田着勤眙,亲眷着少走”。已过春分春欲去,春分是由“闲”进入“忙”的农事季节转折点,农民又辛苦了。
这一切,中国节气仅两个字就描述了:春分,语言简练得再不能简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