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也美丽

    告别也美丽

    ■胡晓霞

    多情自古伤离别,我却说,告别是美丽的。

    告别之美,美在超然物外。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于远山菊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他漫步菊丛,劳作田园,闲适自在。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他称病不应诏;檀道济慕其盛名,拜访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陶渊明连同所赠粱肉全部予以拒绝……历史定格在他愤然离去的一刹那,只留给后人一个远去的背影,背影里满是对尔虞我诈黑暗仕途的不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超然物外,在自然与哲理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困苦与自然旨趣间达到了一种和解。在他笔下,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也显示出无穷意味、深长美丽。

    告别之美,美在平和洒脱。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事先谁也没通知,只身悄悄来到康桥找他英国朋友却不见,唯有康桥默默守候……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剑桥,是徐志摩知识启蒙地,也是他“最心爱的”地方,这里寄托着诗人多少美好回忆、甜蜜梦想、青春岁月!他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故地重游,乍逢即别,加之“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跟着诗的产量也尽‘向瘦小里耗’。”然而,既然曾在康桥涅槃过,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潇洒地来,就潇洒地走吧,诗人宁静平和的心态、飘逸洒脱的风度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告别之美,美在重新开始。

    英国前首相老合·乔治有一个随手关上身后门的习惯。一天,和乔治同在院子里散步的朋友目睹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对此朋友颇为不解地问:“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若有所悟……过去,也许有值得留恋的业绩,也许有追悔不及的遗憾,但这一切终究已成过往。为昨日的痛苦、挫折、失败而负累,只会使步履更沉重;把昨日的荣耀记挂于心头,只会使前进受羁绊。乔治正是因为善于随手关掉身后的成就、失败、功利之门,才逐步走向成功,最终登上英国首相宝座。

    告别之美,美在走向未来。

    近日,瑞安南门社区居民将告别承载着他们全家温暖、欢笑的老房子,随之,一场朴素的摄影展感动了老街居民:从市心街到绳心巷约150米长的街巷中,腾空上锁的铁门外,斑驳古旧的墙壁上,挂起了55幅照片,这些照片全是拆迁户最后一次在自家老房子前的合影,是居民与他们老屋之间一场集体告别仪式。南门老街巷将随着拆迁工程而消失,老房子被新建筑所取代,老住户们也将带着这些美丽记忆继续走向未来新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古至今,告别之美,流淌于悠悠历史长河。告别蕴含着新起点、新希望,是未来与过去的汇合,是决然与不舍的融聚。告别是一种仪式,宣告旧的已然过去;告别是一种蜕变,意味新的变化即将开始;告别是一种出发,催促我们朝着新目标不断前行。

    岁月是一首告别进行曲,告别是活着必须的奢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今日仙降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云江潮
春色正中分
三月
告别也美丽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告别也美丽 2018-3-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