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楼有个“梅家坞”
未来3年计划发展茶叶基地2万亩,统一使用“清明早”商标

    高楼有个“梅家坞”

    未来3年计划发展茶叶基地2万亩,统一使用“清明早”商标

    ■记者 陈希林

    清明到谷雨的时节是江南产茶的时节。这段时间,草木润泽,清气最盛,处处都是一片灵动的勃勃生机。在高楼镇起伏的山间就遍布着这样充满灵气的茶园。眼下,高楼镇的茶农正忙于采摘清明早茶叶,山上茶园里到处可见采茶工的身影。

    高楼茶叶现种植规模1.1万亩,主要分布在洪地、地赖、白岩桥、龟山、南岙、茶场等村,其中:洪地村4000多亩,地赖村1000多亩。高楼出产的“清明早”茶叶一直以来名列温州四大名茶之一。

    天气温暖

    高楼茶叶提前进入采摘旺季

    瑞安有着极其绵远悠长的茶叶种植历史。在这方面,瑞安专事研究经济史的俞光老师最有发言权,几年前他就钻研过瑞安的产茶史,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后,发表了文章《瑞安茶叶史话》。经过史据考证,早在北宋后期瑞安就已经开始产茶。

    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过后天气晴好,气温迅速转暖,前阶段最高气温达20℃以上,茶叶嫩芽长势快,高楼茶叶提前进入采摘旺季。

    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圣洧说,近期地赖、洪地、白岩桥等村每日组织数百名采摘工上山采摘茶青,其中:洪地村每日采摘茶青约2吨,地赖村每日采摘茶青约1.2吨,白岩桥、龟山村每日采摘茶青1吨左右,南岙、茶场村每日采摘茶青500多公斤。近几天,该合作社每日收购和从自个茶园采摘的茶青共1500公斤左右,加工成茶干300公斤左右。加工后,销往省内的松阳市场,前期批发价每公斤1000元,近期在瑞安当地市场批发价为每公斤400元至600元。

    双龙茶场负责人戴圣波说,茶叶长势快,茶青采摘多,相应来说茶叶价格下降也较快,茶青收购价从前期的每公斤180元,已下降到目前的每公斤40元左右,茶农的收入有所减少。

    7家合作社联合组建

    “东瓯清明早茶”

    长期以来,因茶叶加工这块跟不上,高楼茶叶主要是靠卖茶青,茶农收益并不多。

    目前,高楼有2家茶叶加工企业,一家是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办的一家面积达600平方米的规范性茶叶加工厂,炒茶机有30余台;另一家是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办的茶叶加工厂,炒茶机有10余台。此外,高楼其他少许茶农都是采用家庭作坊式的方法加工茶叶。

    为了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去年10月份开始,市农办、高楼镇政府联手谋划做好茶产业文章,在现有茶园规模约1.1万亩基础上,未来三年计划在高楼辖区内再发展茶叶种植基地约2万亩,并统一使用“清明早”商标。

    同时,市农办牵头与高楼镇政府联手,已把高楼原有的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营前云湖早茶专业合作社、寨寮溪茶叶专业合作社、方居农业专业合作社、红阳茶叶专业合作社、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龙翔茶叶专业合作社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瑞安市东瓯清明早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统一使用具有地理性标志的“清明早”商标。

    最近,温州市制定出台了《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高楼茶叶基地建设名列其中。今年,高楼镇要完成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以洪地、地赖等万亩茶园为基础,建立农业联合社,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担任东瓯清明早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副理事长的戴圣洧表示,今年开始,高楼镇政府准备发展茶叶基地,带动茶叶开发,进而推动高楼山区经济薄弱村“消薄”。同时,东瓯清明早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着手聘请技术人员来培训,加强茶叶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目前,娥尖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聘请外地民间工艺手工红茶技师来高楼指导加工红茶制作,加工出来的红茶具有醇香、口感好等优点,获得消费者认可。不少高楼茶农纷纷要求创办一家规模较大的标准化茶叶加工企业,来加工高楼茶叶,推动当地茶产业更好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云江廉潮
   第00005版:平安清明 绿色殡葬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财富榜·百姓事
   第00008版:学周刊
高楼有个“梅家坞”
我市部署今年
网信工作重点
数字里面看民生
芳庄乡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高楼有个“梅家坞” 2018-3-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