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禁止出大殡, 推行惠民绿色殡葬改革
我市以文明涵养树治丧新风

    全面禁止出大殡, 推行惠民绿色殡葬改革

    我市以文明涵养树治丧新风

    日前,瑞安市殡改联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来到市区浦后社区和县前社区两户办丧事的人家,开展“文明治丧、绿色殡葬”宣传入户工作。工作人员讲解丧事集中办理和禁止出大殡相关规定后,两户人家都表示同意,并详细地填写了丧情信息表,承诺文明办丧,不出大殡扰民。随着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市民的丧葬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我市以转变群众的丧葬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新风为目标,以青山“白化”治理、丧葬陋习整治为重点,着力破除出大殡、丧事扰民等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治丧、绿色殡葬,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改革。去年7月1日,我市发布了关于全面禁止出大殡的通告,要求除市区丧事严管区外的其他区域全面禁止出大殡活动,提倡丧事简办,全面整治丧葬陋习。同时,我市要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简办丧事”新习俗

    逐渐形成

    去年,仙降街道塘里村村民蔡氏兄弟因违反了我市全面禁止出大殡通告相关规定,在本报登报道歉。事后,兄弟俩还主动向市慈善总会仙降分会捐赠5万元,在全市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也是我市严禁出大殡工作卓有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去年6月底,蔡家兄弟的父亲过世。经仙降街道民政人员及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宣讲简办丧事相关精神,蔡家兄弟随即答应按照规定文明办丧。但出殡当天,其亲属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现场的街道工作人员马上出面制止,并在第二天上门找蔡家兄弟谈话。经过教育谈话后,蔡家兄弟认识到错误,不仅登报道歉,还主动捐善款。

    从2016年年底开始,我市针对乡镇街道日趋严重的电子花圈、电子礼炮以及过度燃放烟花爆竹、吹打乐器、游街围丧等出大殡现象,实现全市丧葬礼俗整治一盘棋的新局面,着手调研和谋划禁止出大殡的各项工作。去年7月1日,我市正式发布《全面禁止出大殡通告》,对全市居民(市区丧事严管区的要求与管理标准更严)操办丧葬礼俗进行了多项具体约束,其中涉及丧事殡期的具体时间,出殡乐队的规模,送殡车辆、花圈花篮的数量等。

    如今,“六禁一倡导”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也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仙降、湖岭等地丧户因违规出大殡向全市人民登报道歉之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各乡镇街道的出大殡扰民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在塘下,长期存在给送丧人分礼金的陋习,还时常因为礼金数额发生攀比、争吵的现象。去年,塘下镇借助创建省级文明城镇的契机,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进丧事简办。该镇殡改办等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入户家访,宣传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规定,逐步革除给送丧人分礼金旧俗,获得了群众的支持。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丧事户主殡葬费用支出,而且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新。

    除了加强宣传引导,我市还通过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等措施将全面禁止出大殡工作落到实处。去年以来,市殡管所多次联合交警、交通、治安、民宗以及有关乡镇(街道)等,在瑞枫线市殡仪馆路口、330国道仙降街道路口设立固定卡点执法,同时开展巡逻执法和跟踪执法。在集中整治阶段,成功引导节俭办丧217例,及时处理举报4起。

    近年来,我市将骨灰跟踪管理纳入丧事审批流程,并建立跟踪管理月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骨灰流向,防止新建私坟。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市重点加强骨灰跟踪管理工作,将骨灰跟踪管理购买服务作为市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制内容,投入30多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骨灰跟踪管理工作。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在私坟“禁新”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将政府对青山白化的严管力度传递到基层,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惠民政策助力

    “绿色殡葬改革”

    为了让老百姓真正从殡葬改革中得到实惠,我市实行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等惠民举措。对在瑞安市殡仪馆办理火化的本市户籍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全部免除遗体火化、遗体接运、遗体冷藏存放、骨灰寄存等四项费用。 去年全年市财政累计支出惠民政策经费345万余元,共减免火化四项费用6134例。

    对集中办理丧事的市民,我市每例给予500元补助,并免除前3天的守灵厅费用。去年全年共计补助、减免110万余元。

    为鼓励绿色生态葬法,我市启动多种奖励措施。对采用壁葬、室内葬每例奖励1000元;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每例奖励5000元;采用骨灰撒江、撒海以及遗体捐献每例奖励8000元。去年,我市有遗体捐献1例,花葬2例,共计补助1.8万元。

    此外,我市对持有效期内的《城乡居民低保边缘户救助证》的城乡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和持有效期内的《残疾人贫困证》的残疾人亡故后购置公墓墓穴的,给予每例1500元的公墓墓穴购置费用补助,低保户持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和《浙江省抚恤优待证》的优抚对象亡故后购置公墓墓穴的,给予每例2000元的公墓墓穴购置费用补助,对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提供免费安放墓穴。截至去年,我市已落实困难群众丧葬补助33例,共补助7.05万元,免费提供安放墓穴26例。

    今年,为倡导文明治丧、绿色殡葬新风,我市将继续实施惠民政策,坚定不移地抓好禁止出大殡管理工作,鼓励市民转变观念,简办丧事,树立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崇尚文明,倡导简朴节约的丧葬礼俗;移风易俗,杜绝过于冗繁的丧葬礼仪,形成全市丧葬礼俗整治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记者 王雪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平安瑞安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云江廉潮
   第00005版:百姓事·今日云周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学周刊
我市以文明涵养树治丧新风
清明节前汽车保养迎来高峰期
四成车辆是为过节用车做保养
浙商银行瑞安支行乔迁新址
持续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6 我市以文明涵养树治丧新风 2018-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