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生活周刊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距离2018年高考不足60天
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该咋准备?
加瑞安日报“教育助手”微信,了解2018高考志愿“一对一”咨询服务

    距离2018年高考不足60天

    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该咋准备?

    文|李耀慧

    十年苦读,一朝高考。

    如果把高考当成一场战争的话,孩子便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而家长则是谋定战局的参谋,这场战争的输赢不仅仅要依靠孩子的作战能力——高考成绩,更需要家长提早谋划布局。在充分考虑高考成绩定位的前提下,考生和家长有必要提前了解最新高考报考政策和录取规则,收集院校专业信息,结合自身实力、兴趣进行分析,以最充分的准备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当下的高考之战以及未来的人生之战有一个理智、长远的“战略规划”。

    2018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第二年,虽然已有去年志愿报考录取数据的参考,但绝大多数的家长依旧对80个“院校+专业”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招录模式不甚了解。高考志愿的规划涉及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大学背景、专业内涵、报考策略和技巧等专业知识。这些内容没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是很难把握的。因此,科学合理的高考志愿规划方案,绝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做出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距离2018年高考不到60天的时间里,家长应该如何提前准备高考志愿方案呢?

    于高三学生而言,填报志愿就是一次艰难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一定程度上说,填报志愿甚至决定着高考成败,必须慎之又慎。如何在志愿填报中科学排序,使填报结果既能遵循考生意愿,又能将志愿分数用到最大化,这是在志愿填报中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应对新高考改革,瑞安日报于去年推出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咨询服务,参与咨询的137名考生全部被录取。其中,24名学生压线录取,29名学生高1至2分被录取。专业的咨询团队,详细的数据分析,让我们的咨询服务颇受家长好评。

    2018年瑞报志愿填报咨询正式启动,特邀省内专家组成专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团队,通过对考生个人情况以及精准详尽的历年高考录取数据、当年最新高考政策的了解,结合家长意愿的专业、客观分析,打造科学、客观的志愿填报方案,帮助考生挑选理想的专业和大学。

    志愿填报 巧搜信息很重要

    高考志愿填报我们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各大网站、微信都拥有海量的报考知识。但是有些信息大同小异,有些信息真假难辨。家长在收集时要根据考生个人情况选择自己最需要的有用信息,不宜搞兼收并蓄;要注意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分析甄别,不能按部照搬拿来主义。这里小编推荐四个可靠的报考信息的收集渠道:

    一、当年的《普通高校招生指南》,直观查看最新的政策规则和各院校专业的录取规则。

    二、阳光高考平台,作为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这里整合国内各类高校资讯,提供高招咨询,并从学科专业角度比较不同学校间的差异,包括学校基本信息、专业招生录取平均分、专业相关学科点设置、学科排名以及是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等能够反映学科专业培养能力的数据信息,为考生提供多角度的志愿填报的参考。

    三、高校官方网站,考生可登录意向院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加分政策、往年投档比例、录取分数线等资料。

    四、省教育信息网,考生可登录所属省份的教育信息网(浙江考生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了解最新的高考招生政策章程。

    知己知彼 科学匹配自身与志愿

    调查数据显示,71.2%的大学生后悔选错专业。报考志愿时,67.0%的人表示不了解自己选的专业;67.9%的人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56.2%的人觉得所学专业不符合当初预期;71.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整天面对着应接不暇的作业、考试,对于填报什么志愿、选择什么专业往往是模糊的。家长们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面对纷繁复杂的院校和专业,也很难理清思路、找到头绪。很多家长只能从学校名气、未来就业、专业热门等因素考虑,并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与能力。这样填报志愿的结果常常是——孩子上了大学后发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专业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填报志愿需要知己知彼,我们需要将考生的自身情况,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情况高度匹配。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科目基础来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

    专业?学校?地域?结合实际好选择

    同样的高考分数,你可以选择学不同的专业,上不同的大学,到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就业前景。“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地域应该如何排列组合?”“当三者不可兼得时,应该如何取舍?”这是家长们在填报志愿时揪心的问题,也是报志愿的重点和难点。这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需要考生和家长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编在这里给考生和家长建议以下“三个优先原则”,仅供广大家长参考。

    专业优先原则。此原则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在报志愿时可以从擅长的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高考分数范围内,进行“专业—学校—地域”的排列组合,再根据孩子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和志愿表的要求,进行优选。首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浓厚的兴趣便会带着自己在这个领域尽情地遨游,能更主动地、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促进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

    学校优先原则。此原则最适合成绩优秀或没有特别突出专业特长的学生。如果孩子的成绩优秀,没有弱科,并且高考分数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遵循学校优先原则。因为,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是有等级标准的,在招聘时,一些用人单位会对毕业学校有硬性要求。

    地域优先原则。如果考生和家长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无特殊要求,那就可以遵循地域优先原则。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理想大学的所处地域都有惊人相似的排序,首先是北、上、广、深等国际大都市;其次是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国内非省会的中心城市如厦门、青岛等,还有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三是不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最后才是不发达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所以,越是热点的地方,同类的专业和学校录取的分数就越高。

    在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顾、都能满意的考生实在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还请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三个优先原则”进行排序组合。

    100%录取率 瑞报志愿咨询正式启动

    小贴士:新高考普通类专业录取的四大变化

    1. 改原来分批为不分批次。

    2. 改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2017年的高招录取将根据实考人数的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分三段填报志愿、分三段录取。各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确定。

    3. 改学校平行志愿为专业平行志愿。新的填报录取方案实行的专业平行志愿,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设置。其中“专业(类)”志愿,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4. 改分批设提前录取为只设一个提前录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生活周刊
   第00002版:志哥搜店
   第00003版:女神营·健康说
   第00004版:热剧榜
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该咋准备?
瑞安日报 生活周刊 00001 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该咋准备? 2018-4-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