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学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自由成长
——瑞安市塘下实验小学“阳光教育”纪实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自由成长

    ——瑞安市塘下实验小学“阳光教育”纪实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张卫东

    笑容温暖、个性阳光,一口流利普通话,富有志愿精神……这是塘下实验小学学生给外界的印象。果不其然,4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这所学校,此时,正值学生课间休息,记者一时找不到校长办公室,就随机询问了一位学生,她答道:“请直行,拐个弯,到三楼,就到了。”小小年纪的她,自信阳光、端庄大方,让人对这所学校的育人理念不禁更感好奇。

    “以‘启迪梦想、拥抱人生’为阳光教学理念,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阳光人生’为培养目标,以‘健体、崇学、向善、求新 ’为校训,形成‘阳光教育’的独特教育品牌。”精炼的几句话,在记者几个小时的采访参观之后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深刻。

    “在我们的教育田野里,孩子们就像小树一样自由地生长。我们用尊重、爱和智慧与他们对话,与他们成为知己,耐心等待他们开出五彩缤纷的小花,提高素养,完成蜕变,成为一名有思想、有自觉行为的学生,引领学校快速发展,力争成为温南瑞北农村名校,让每一个孩子拥有阳光人生……”这是校长胡志宇对学校“阳光办学”理念的理解和阐述。建校短短5年时间,学校先后获得了29项市级以上荣誉,其中省级3项: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深化课程改革先行单位典型、省青少年足球特色试点学校;温州市级13项:温州市数字化校园等。累累硕果,是对学校“阳光办学”理念实践下的一种肯定与证明。

    阳光校园 共筑梦想的摇篮

    全欧式的建筑风格,一幢幢错落有致;园林式的校园景观,别具清新。西式的建筑风格搭配江南独有的园林小景,未曾想这样新奇的搭配也同样能令人耳目一新。待在此处学习生活,想必不论是晴天或是下雨,都能将心安放。

    进大门往右转,可见学校偌大的综合文化中心,约800平方米。这是一片开放式的区域,取名“梦想港湾”,一共分为四个区域,即家长等候区、综合阅读区、自主学习区、才艺展示区四个部分。优美的钢琴曲、精彩的绘本小剧场、激烈的少先队干部竞选活动等总是会不定期地在才艺展示区上演。综合阅读区,无论是学生随意经过,还是家长刻意留在此处等待,在这里,随手拿起一本书即可徜徉书海。

    穿过长长的过道,再沿着长廊随意地走着,可见书香四溢却又不失灵动的阅读角,它连接南北两幢教学楼,取名为“阳光书吧”。全开放式的书籍陈列、主动承担书吧管理任务的小小管理员,还有课间休息时坐着或是斜靠在软凳上专注阅读的孩子们,一切井然有序。他们在书海里追逐筑梦的能量,也在学校“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下生根发芽,健康成长。这道无意撞见的校园一景,让所到之人都忍不住想要坐下来,闻闻书香、静一静心。

    坐在书吧的软凳上扭头向窗外看去,可见一个笼式足球场,从早到晚,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从未间断,有学生,也有教师。这是学校新增的场馆——五人制足球场,也是我市首个笼式足球场,约850平方米。走近细致观察,可见环保型的人工草坪、气派的看台,还有6米的高围网等,站在场馆中央,闭上眼睛静心感受,每一处都散发着青春与活力。“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瑞安市美丽校园”的称号,名副其实。

    “阳光的体魄是学习成长的保障”,学校的细致管理也体现在后勤服务上。待学生结束忙碌的学习后,走进学校食堂,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餐桌、干净整洁的环境,还有醒目的大屏幕实时播放着厨房内部的操作流程,这是学校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学生营养餐智能化管理,为的是让学生吃上真正的健康餐、放心餐。据了解,食堂总建筑面积3155平方米,一、二层为学生餐厅,可同时容纳1620名学生。学校考虑到冬季饭菜易冷,还专门配备了保温箱。目前,该校食堂已通过我市首批阳光厨房创建工作,被评为浙江省放心餐饮单位。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精益求精的细致化管理,也从环境管理延伸到了学校团队建设。调入该校的三分之一教师都曾担任过原来学校的中层职务,有十来位曾经有大队辅导员的经历,调入学校后成为普通教师。如何尽量减少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以便组织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引入了基于分层推进的德育扁平化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分直线式和网络式两种模式,为达到“短、平、快”的目的,实行分权,由专人负责具体团队的建设是扁平化管理的关键。“直线式”路径,即一线贯穿,通过一个人管理一个团队。例如学校已经成功开发的“好习惯德育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课程实施团队负责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各年级段德育管理团队分别负责“好习惯德育课程”的内容编制,各班主任负责“好习惯德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具体任务的需要组建任务团队,因此,“网络式”的路径成为学校扁平化管理的又一大特色。例如一年一度的人文素养节活动,由学校阅读推广组负责人牵头,通过四大学科教研组,以及班主任、后勤团队的多边联系与交互式合作完成该项工作。

    法国作家儒勒·米什莱曾这样写道:“阳光使黑暗中追逐我们的恐怖却步,使梦幻的烦恼和痛苦消失,使困扰灵魂的骚乱思绪逃遁得无影无踪。”也许任何人在阳光下都能寻找到一种安全感,都会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由此变得可爱、乐观,令人尊重。在这所校园,阳光就这样飞舞着,播撒下来,一切是如此温暖,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着,正如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着……

    阳光童年 播撒自信的种子

    农村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起点较低,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等都是学校建立之初首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采用阳光评价机制来激励学生“多彩成长”?围绕这个中心,学校在一路摸索与思考中开发了《好习惯伴我成长》德育校本课程,形成运动与健康、人文与艺术、实践与创新、自主与发展四大德育课程,以“七彩阳光少年”为目标,从而构建了学校七彩阳光德育课程体系。学校推行的“阳光德育”正是激励与唤醒的教育,他们俯下身来,用孩子的视角与他们“对话”。

    每位一年级新生在开学初跨入校园就开启了一段为期六年以色彩心理为设计理念的“通关升级”的阳光之旅。赤、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颜色分别代表礼仪、健体、崇学、环保、才艺、书香、求新七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个体在校内外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表现。学生集满10张单项彩色卡后可兑换奖章,每学期末再根据奖章数评选单项阳光少年,若干学期的努力之后,集齐七枚勋章,便可评上“七彩阳光少年”,用“玩”的方式构建起一个良好、系统的评价机制。就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不仅收获了自信,也收获了努力过程中被肯定的喜悦。

    此外,社区慰问老人、剿灭劣V类水等各类特色活动让学生历练体验,走出校园、触摸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艺、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培养习惯。

    在“阳光办学”理念下,教师们带着阳光与乐观走进校园,他们将教学视为生活、视为己任、视为快乐,他们不断创新、思考、摸索、研究。学业评价、数学绘本、读文识字、慕课教学都逐一形成了学校品牌,走在了瑞安、温州乃至全省的前列。

    《用舞台代替考场,用才艺代替考卷;成绩单的一部分是你的平时表现》,温州一媒体曾这样报道学校的阳光学业评价。2014年2月,学校出台初步方案,并邀请市教育局、各学科的教研员和专家对总体框架、学业评价项目设置合理性、评价标准科学性等方面分类指导,做好顶层设计。2015年受市教师发展中心委托,将方案中三年级评价材料(方案、实施手册、测试题库)提供给全市各小学参考。

    2016年11月9日,浙江省小学评价改革现场交流培训会上,该校校长代表温州在会上做经验分享,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认为其有五大亮点:(1)评价关注全面;(2)评价方式多元,运用了听说读写做行思等手段;(3)评价融入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工作一部分;(4)充分运用数据,调整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行为;(5)评价与课程、课堂结合,引领学校深化课程的方向。评价案例被收入《2015年浙江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案例集》和《2016年浙江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案例集》,学校入选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行学校典型。

    阳光德育、阳光学业评价,通过学业评价改革,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更加精准,当“课程、教学、评价”三方面并驾齐驱,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评促教,而且也逐渐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从以往只关注分数到逐渐重视影响孩子能力发展的一些隐性因素,更好地发挥了家校合力。

    阳光课程 孕育灿烂的未来

    精彩的课程,为每一个生命高声喝彩。该校创新阳光课程体系,做好阳光课程规划,提炼身体、学习、创新、人文、公民、艺术、自主等七大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功能分奠基基础课程、必修拓展课程、自主拓展课程、实践拓展课程。

    学校通过校内外合作教学,开设足球、轮滑、创客、摄影、悦读等35个项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了滚动发展,轮换推进,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以大走班形式来落实。每周五下午,是全校1000多名学生最期待、也最放松的时刻。当铃声响起,他们有序地走出教室,排着整齐的队伍,朝着向往的活动场前进,一场“节日盛宴”拉开了序幕。每个期末,学生们再精心打扮一番,邀请家长观看。当灯光亮起,小小的他们站在舞台上绽放出自信又灿烂的独特光芒。

    健体素养节、人文素养节、创新素养节、艺术素养节,学校的四大主题素养节的开发让阳光课程增光添彩。健体素养节,力求让体育活动贯穿每个学期,让体育活动常态化,让健康伴学生一生。例如学校举行的校园吉尼斯活动、篮球嘉年华活动、广播操比赛、一年级亲子运动会等,学校在重视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同时也切实保障了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每年历时两个多月的人文素养节掀起了一股又一股阅读的浪潮,让书香弥漫着整个校园。一年级童谣赛,二年级童话赛,三年级好书推荐会,四年级书香海报赛等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每年还开展了创新素养节,除规定科技项目之外,还增设校本团队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如在学校楼顶小池举行的六年级自制小船、五年级叠纸牌、四年级鸡蛋撞地球、三年级搭框架比赛等,鼓励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和创新。独唱、群舞、器乐、剪纸等丰富多样的项目,则是艺术素养节的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也展示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从最初尝试探索到现如今的规范运作,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成为学生发展素质特长的有效载体,也全力助推着学校阳光教育向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这一路,学校注重激发教师内驱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邀请专家参与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4名教师先后被评为温州市“三坛”教师,3名教师评为温州市学科骨干,9名教师被评为瑞安市教坛新秀;4名教师荣获瑞安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等。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是瑞安市教科研试点学校,学校被评为温州2015至2016年度温州市先进教科研单位。

    这所校园,青春洋溢、活力无限。此时,阳光洒下来,照耀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也照进了心里。阳光透过玻璃,散发出多彩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全体师生们开怀大笑了起来,因为温暖、也因为热爱。在这里,他们敢于绽放,他们坚信未来,他们也深信坚持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学周刊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自由成长
瑞安日报 学周刊 00007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自由成长 2018-4-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