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学周刊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安教育再添金名片
——“现代学校联盟”
让每所学校都成为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

    瑞安教育再添金名片

    ——“现代学校联盟”

    让每所学校都成为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吴胜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去年6月份市教育局创新举措尝试组建5个“现代学校联盟”以来,各学校在资源共享中不断成长壮大,高位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目标快速清晰明朗起来。

    创新教育模式  15所学校组建5个现代学校联盟

    随着安阳新区、各中心镇人口进一步集聚,以及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更趋强烈的需求,近年来我市部分热门学校的生源急剧增多。由于大校额运行,部分学校出现学生做操拥挤、食堂吃饭分批、体育课安排困难、功能室难以满足等弊端,还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坐在前排的孩子,都紧挨着讲台了,近视多了,这些都成了学校和家长担忧的问题。

    去年,市教育局攻坚克难,分流安阳实验中学、安阳实验小学、马鞍山实验小学等5所城区学校新一(七)年级超计划学生553多人,今年仍要继续实施分流。同时,部分镇街中心校也人满为患,如塘下一小、莘塍实验小学、飞云镇小、仙降镇小、马屿镇小、陶山镇小、湖岭镇小等。实施多校划片建立“现代学校联盟”,适时推进,应运而生。

    “现代学校联盟”,即采取1+x的方式,将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组建若干个“现代学校联盟”,由联盟中的一所学校作为理事长学校,牵头组织x成员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各参与学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联盟内权益平等,采取理事长轮值制度(任期原则上为小学2年、初中3年)。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种模式有效规避了原本独立的学校“合并办学”或“一体化办学”的文化难以融合、队伍难以整合、行政难以协调的弊端,有效发挥了“1”——理事长学校的龙头责任和示范作用;有效发挥了“X”——成员学校的主观能动,既保持了学校的原有特色,也整合了各校的资源,使联盟学校办学理念得以共通、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教学活动得以共推、教育质量得以共进,促进了联盟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开辟了一条一定区域内学校和谐发展,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途径。

    据悉,第一批试点由在安阳实验中学、安阳实验小学、马鞍山实验小学、市实验小学、湖岭镇中心小学等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建5个现代学校联盟。目前,在去年15所学校5个联盟的基础上拟增加14所学校4个联盟,继续做优做大联盟。

    打破教师“校籍”观念  激活区域优质师资流动机制

    “现在教师交流了,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叶建娜就来自安阳实验中学。我们家长也没必要一定要把孩子送哪所学校读了,也不用大费周章买学区房了。”外国语学校七(4)班学生家长林先生如是说。

    可见,联盟学校最直接的成效是有效缓解了热门学校的招生压力。

    除了师资力量的提升,一些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很大地改善。

    去年7月,万松实验学校建成了大型弟子规文化墙,创建智慧书吧,将原来的小道改造成华棕栈道,美化了校园环境,加深了文化意蕴;还新建了拥有166个座位的一楼多功能教室,安装两个LED显示屏,同时教育局还为学校配备了18台一体机。这些硬件设施的提升,迅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

    走进阳光小学,崭新的课桌椅和教学电子白板让人眼前一亮。该校校长王万君介绍,市教育局加大了现代学校联盟成员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力度。在硬件建设方面,市教育局对阳光小学投入约10万元更新学生课桌椅,20万元更新教学电子白板,10万元创建书香校园。“阳光小学在各方面加大提升软硬件的力度,相信未来孩子的就学环境会越来越好。”市民金先生的孩子明年将去阳光小学读书,他对阳光小学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充满信心。

    据了解,按照“现代学校联盟”的实施方案,从去年开始,每年7月份,各学校联盟都对联盟内各校的新一年级和七年级任课教师进行统一配置。据悉,“现代联盟学校”采用“团队式”流动——六、九年级毕业班团队优先交流;采用“均衡式”流动——确保联盟内一、七年级骨干教师、普通教师配备均衡;采用“骨干优先式”流动——明确骨干教师交流率不低于50%,普通教师交流率不低于30%;采用“人走编不走”流动。2017年,较为平稳地落实了76人次交流。我市现代教育联盟办学经验也得到了省教育厅、温州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省教育厅网站等相继予以报道,温州市副市长郑朝阳还专门作了批示。

    资源共享整合  各校在“联盟”中快速成长

    “现代学校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融合、实践’,以此尽快缩短‘磨合期’”。作为联盟轮值理事长的安阳实验中学原校长金邦领说。

    一个学期以来,各联盟学校相互配合努力,在教育活动、方法、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在教学教研、教育评价、德育活动、绩效奖励等方面做到“五个统一”。

    去年7月以来,五大学校联盟初步形成了课程开发、教学常规、教研活动、教学评价专业成长等教学工作的“五位一体”;德育队伍、德育内容、德育阵地、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等德育工作“五大共享”;人事流动、硬件建设、后勤服务等后勤政工工作的“三项协同”模式。组建了联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家长学校共同体活动,并进行了联盟内教学质量统测统析,推进了教学常规统查统评,学校管理制度共享共建,形成办学理念相互借鉴、办学行动相互一致、办学评价趋于一体的良好态势,并使各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据统计,一个学期以来,联盟内共召开各种会议30余次,开展联盟教研活动50余次、德育活动近40次。在校园网(公众号)、教育信息网、“瑞安教育发布”微信公号推送信息报道共计50余篇次,关注点击量达数万人次。

    培育发展品牌  从“联盟统一”走向“联盟特色”

    现代学校联盟,不仅要做实、做细、做优、做强、做活,还要做出品牌。

    去年下半年,马鞍山实验小学、瑞祥实验学校(小学部)、万松实验小学、阳光小学组建了“万松山现代教育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联盟的四所学校均位于万松山四周,因此将联盟命名为“瑞安市万松山现代教育联盟”,并设计了联盟LOGO。四所学校在研究各成员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和办学亮点特色的基础上,提炼了联盟核心理念,明确了联盟品牌发展方向。

    万松山教育联盟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包容、共赢”,旨在办成像万松山那样绿色、生态的教育,包容联盟各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差异和成长规律,促进联盟各校现代化高品位共同发展。万松山教育联盟品牌建设的方向是聚焦办学质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推进联盟整体现代化发展。

    万松山现代教育联盟是去年五大联盟中分流和受流人数最多的一个,四所学校高度团结、真抓实干,联盟办学成效显著,整体提升了联盟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推进了现代学校联盟课程课堂变革,得到包括分流和受流家长在内的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在最近公布的温州市首批5A级平安校园名单评选中,我市2个获奖单位分别为万松山现代教育联盟中的马鞍山实验小学和瑞祥实验学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学周刊
   第00008版:学周刊
瑞安教育再添金名片
——“现代学校联盟”
小积木,大智慧
瑞安日报 学周刊 00008 瑞安教育再添金名片
——“现代学校联盟”
2018-4-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