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政务便民、交通治堵、养老服务、公厕提升、公交优化、公路养护、食品安全、教育普惠……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今起,本报推出“关注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栏目,与读者分享今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工程以及进展情况。
改造提升敬老院 为孤困老人配餐 扩建福利院……
“养老服务”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记者 林翔翔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每个人晚年生活想达到的幸福状态。我市近年来一直把“养老服务”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致力于为老人营造如家般的温馨港湾,今年也不例外。
改造提升市社会福利院及8所乡镇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及服务能力,新增养老床位200张,为21个城市社区的孤困老人提供配餐服务……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养老服务”民生实事有哪些具体内容,进展如何。
昨日,记者来到市首家由浙江知名连锁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的养老院——红景天瑞祥老年公寓,只见环境清静,装修大气,众多老人正坐大厅或休息、或下棋,悠然自得,上下楼可乘电梯,室内配备独立卫浴、电视、空调、智能呼叫等设施,设有护士站、康复室等。
目前,我市有敬老院25家,入住人数共计470人左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人对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今年我市改造提升8所乡镇敬老院,一定程度能满足老人高质量的养老需求。
这8所乡镇敬老院,计划10月前改造升提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11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工作。目前,飞云敬老院完成整修开始运营,潘岱敬老院即将完成装修工作,湖岭、桐浦、仙降、塘下、陶山、马屿等地正在按计划进行前期装修准备工作,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全部装修工作,开始运营。
另外,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市社会福利院后山供养楼的附属工程和室外工程已完成,计划5至8月完成消防、配电等设施安装扫尾及竣工验收工作,购买办公和生活用品,做好入住前准备,9至11月完成成人养员入住新供养楼的目标。据了解,该项目于2015年12月底开工,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1654万元,总建筑面积预计3900平方米,可供养170名成人。
“今年的‘养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还涉及为孤困老人提供配餐服务,以保障孤困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专业、优质的养老助餐服务,特别是解决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的需求。目前配餐方案制定中。”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黄杰说。
黄杰介绍,经过多次调研和市场摸底调查,他们发现为孤困老人提供配餐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老人需求不一,个性化需求难一一满足;市场反响不强烈,因为量小且分散,配送餐公司对这部分服务兴趣不大等等。下步,市民政局将加紧调研,尽快拿出一个好的方案,让这项工作尽快使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