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滴、撒、漏”现象说不
我市召开建筑垃圾联合整治暨渣土车辆提升动员会
本报讯(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薛伟隆)渣土运输车撒漏、乱倒乱停的现象对市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日前,我市召开建筑垃圾联合整治暨渣土车辆提升动员会,进一步整治“滴、撒、漏”现象,打击违规处置行为,助力“八美八化”,打造全域美丽的人居生活环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科室中队、工程渣土运输有关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26家渣土运输企业签订了建筑渣土规范运输责任书。今后,工程渣土处置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鼓励工程渣土综合利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渣土运输企业应具备的停车场面积、车辆冲洗条件及渣土车智能化管控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全市共有13家渣土运输公司共投入约1.3亿元资金,购置了260辆新型环保智能渣土车,正在陆续上牌投入运营。
“强化工程源头管理,严格运输环节执法,严厉杜绝渣土运输途中的滴、撒、漏现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出台《瑞安市渣土运输公司考核管理办法》与《瑞安市渣土运输车辆考核管理标准》,对渣土运输企业与渣土车均采取记分制,对于考核和年审不合格的企业或车辆,将取消其渣土运输资格。
在强化渣土源头把控的同时,还要加强运输管理。据了解,今年3月,我市成立渣土处置联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联合公安、交通运输、住建、环保等部门共同整治。自启动联合整治工作以来,共开展夜间联合执法行动17次,查扣违章违规渣土车50多辆。下一步,将采取24小时监控值班、联合打击机制,严管城区主次干道,对渣土运输违规行为一律顶格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