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部门再出实招
“全科网格”巧解基层“打非”难题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季建础 曾晓秋 丁瑞靖)日前,市卫生监督所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积极探索打击非法行医新路径,全市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净化医疗市场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6月13日晚,锦湖街道全科网格员在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时,发现一家疑似非法行医场所,于是拍下照片,通过“四个平台”线上举报。
市卫生监督所安阳分所接到举报线索后,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蹲点布控,等待时机。大约2个小时后,执法人员发现有人上门看牙病,于是迅速出击,控制行医现场,并固定证据。
但是非法行医者十分狡猾,趁执法人员不注意,以回车上取身份证件为由逃跑。没有当事人在场,证据搜集变得十分困难。此时,执法人员敏锐地发现非法行医者的车辆还在现场,并未驶离。由于该车涉嫌违停,执法人员立即联系了交警玉海中队,扣留车辆。
最终,非法行医者迫于压力,再次现身并主动交代了违法事实。
为逃避执法部门的查处,非法行医活动日趋隐蔽,不少非法行医者采取不在场所外部设广告牌、内部隐藏药品器械、只给熟人看病等手段,与执法部门玩起“躲猫猫”,打击难度越来越大。
近日,市卫生监督所陶山分所根据相关线索,成功查获了一起隐藏在偏远乡村的非法行医案件。
陶山分所执法人员全体出动,全面排查相关村子,逐步缩小范围,最终在一村民家中找到该非法行医点。
在大约1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中,非法行医者正在给病人针灸,桌上放置着药品器械和随意丢弃的针灸针头。执法人员经过调查取证,确认该行医点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行医人员也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医师证书。目前,该案件已报请立案,等待进一步处理。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排查以及全科网格员的线索收集,加上多部门联动,是今年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一个缩影,全科网格建设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有效改变了以往卫生计生部门单兵作战、力量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对非法行医的立案查处力度,对非法行医人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