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种粮大户行孝有一套
腾出2亩稻田种植“孝心水稻”
■记者 林长凯
和许多久经农事的农民一样,陶山镇西坞村种粮大户曾世寅皮肤黝黑,憨厚的外表下有一颗尊老、敬老、爱老的孝心。他孝敬长辈,团结邻里,受到周边群众的称赞。
孝敬老人
就是让他们过好日子
曾世寅出生于1966年,是一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了给长期在合作社工作的老人一份保障,他自掏腰包,为12名75岁以上的老人缴纳保险,赢得了社员的好评。
曾世寅说:“老人年纪大了,在日常劳动中容易磕磕碰碰。买保险就是给他们多一份保障。”
曾世寅对员工好,这得益于父母对他的言传身教,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孝道。今年曾父76岁,曾母73岁,曾世寅和爱人每天都去看望父母,跟他们唠家常、干家务。
曾世寅说,父母平时很节俭,价格贵的水果舍不得吃,“以前给他们买贵重的水果、菜肴,还要被批评,现在我们俩经常买一些时令水果给老人,然后和他们说水果价格很便宜,哄他们吃完。”
曾世寅感慨地说,以前家里穷,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现在父母都已经70多岁了,作为晚辈,要抓紧时间,尽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腾出2亩地
种“孝心水稻”
曾世寅是种粮大户,在当地承包种植了800多亩水稻。为了让父母和岳父吃到适合他们口感的大米,他专门划出2亩地,采用纯天然的方法种植水稻。
“这2亩稻田不施农药,不用化肥,采用最原始的办法除草、除虫,让水稻自然生长。”他说,这种方式种出来的稻谷产量虽然低,但是“纯天然”,“长辈身体健康就是晚辈最大的福气”。
曾父是一名养蜂人,家里养着很多箱蜜蜂。2013年,曾父生病了,家人考虑到他年龄大了,养蜂太辛苦,劝他把蜜蜂卖掉,等身体好转了再买过来养。
“当时父亲的蜜蜂是以700元一箱的价格买来的,卖掉时才100多元一箱。为了不让父亲心疼,我就出钱把差价补起来。”曾世寅说,当时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动怒,一切要顺着他,让他开心。
曾世寅的父母都曾得过重病,近5年来两人的看病开销加起来大约10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钱是曾世寅和兄弟姐妹出的。
说起自己的孩子,曾母连连感叹,说儿女都是靠苦干、实干来维持家庭开支,但是对长辈孝敬,这份孝心很难得。
面对母亲的感慨,曾世寅笑着说:“父母的生命只有一次,钱花多点没事,以后可以再赚回来。”
孝道家风
赢得广泛赞誉
曾世寅对长辈孝顺感动了他的爱人,影响了兄弟姐妹,形成了全家尊老尽孝的良好风尚。现在,曾家兄弟姐妹、妯娌关系非常好,抢着照顾长辈。
“我爱人孝敬公婆,我也孝顺岳父,一有空就去岳父家看看,送一些水果和菜,跟他说说话。”曾世寅说,长辈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做好人、尊老爱幼,他们基本上做到了,同时他们也教育孩子尊老、敬老,把孝道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曾家的良好家风家德,在曾世寅伯伯曾章弟看来是顺理成章的。“我们曾家非常注重孝道,大家都很团结、互助。”曾章弟说,他们的长辈是穷人出身,比较肯干,对人也比较务实,给晚辈作出了榜样,晚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言传身教。
说起曾世寅家的良好家风,西坞村党支部书记金秀同连连称赞:“世寅夫妇不仅对长辈孝顺,而且邻里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好,给全村人作出了榜样,是新时代新农村农民面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