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好听的语文”遭遇“不给听的课堂”
■高振千
日前,全国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首批100篇音频作品正式上线发布。方明、康辉、海霞等近70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顶级录音师一起,用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声音对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进行示范朗读,是最强播音员主持人阵容倾心打造的“最好听的语文”。
“最好听的语文”,旨在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的权威性和高品质,由播音界和语文教育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审核委员会,对每篇课文进行质量把关,确保达到国家规范读音及表达标准,是一部高标准、高品质的“有声语文教材”。“最好听的语文”,能提升中小学师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品味中国语言文化之美。一期作品的正式上线,将惠及全国1.5亿名中小学生和900余万名教师,这真是广大语文教师及其学生的福音。
作为语文教师,记得以前课文示范朗读录音磁带出来的时候,每学期开学前都不忘去购买过来,上课的时候便提着录音机进课堂,教课文前后放给学生听,有的还配有美妙的音乐。尽管那声音效果还不是特别好,有时候难免还会卡带,可给人的感觉和感染力,估计比费力的讲解要好很多。那时候,没有其他任何辅助教学手段,学生们也喜欢听,总是显得特别安静和聚精会神,还真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学辅助工具。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朗读录音磁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好听的语文”,对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覆盖,不再分精读和略读课文,也就是说所有课文都有示范诵读,而且很多网站及新媒体平台都可以随时点击收听。不过,这些年伴随着日益发达的多媒体教学运用和网络技术普及,网络上语文备课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包罗丰富多彩图片、音频、视频的课件比比皆是,语文教学越来越浮光掠影。不论是平常课还是公开课,已经很少有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谛听课文示范朗读录音了,那么多的知识点要讲解,那么多的幻灯片要展示,最多也就是自己不自量力地朗读几句,示范诵读似乎越来越被人忽略。
其实,语文的本真教学用不着那么多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折腾,大多数课文只要静下心来听听诵读录音,反而有更好的整体感领会,并激发更浓厚的语文兴趣。如果语文教师课堂上都不重视不倡导,都不让学生常听听多听听课文示范诵读,那“最好听的语文”还有什么作用?实实在在地用好“最好听的语文”,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陶冶学生情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