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女两代不同的“生门”路

    母女两代不同的“生门”路

    ■记者 黄君君/文 王志/图 通讯员 李浙平/绘画

    讲述人 涂玉云 年龄 53岁

    我真为现在的女孩感到幸福,一怀孕就可以到医院接受正规的产检,还能上各类孕期课程,分娩时有专业医生陪伴,分娩后,还能住月子中心。

    “儿奔生,娘奔死,生死只隔一张纸”,尽管过去30多年了,至今想起我的生产经历,依然会忍不住地后怕,说是从鬼门关走过一遭也不为过。

    我家住梅头,虽然已经不属于瑞安,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瑞安人。我是在1988年生的女儿,那时,虽然改革开放已10年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家请“接生婆”生孩子。

    我老公是经商的,家庭经济状况不错,但我怀孕以后,压根没想过要去医院生孩子,因为在那个年代是一般人,特别在农村中是不可想像的。婆婆也说,大家都是“接生婆”接生的,去医院生孩子太奢侈。那时,到医院生孩子要五六百元,太贵了,相当于普通职工好几个月工资。

    整个怀孕过程,我照旧干家务、做生意,可能就去了一两次医院产检,哪像现在,整个孕期要“过五关斩六将”,经历数十次产检。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虽然没有生产经历,但我也知道肚子痛是生产的征兆。肚子一痛起来,家人就赶紧请了接生婆上门。接生婆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妇女,主要凭借经验接生。要是遇上难产等问题立即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

    我还真遇上了难产,孩子竟然是“臀位”。即使是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遇上“臀位”,医生也建议剖腹产。可我那时是在家里生呀,只能顺产!

    “不行……不行……”从夜里生到凌晨,我已经耗尽了全身力气,人的意识变得模模糊糊,只知道顺着本能用力,家人赶紧到镇上医院请了医生过来。幸亏孩子最后顺利生了出来,我也从鬼门关走了一回。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接生婆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到医院分娩成为越来越多妇女的选择。进入21世纪,有一个时间段,竟然刮起剖腹产风,无论能不能顺产,很多孕妇选择剖腹产,我听着都无法理解。

    2015年,我女儿怀孕了。这时,跟我以前已完全不一样了。她一怀孕就上医院产检,抽血、B超……整个孕期大概有10来次产检,每次检查虽然内心忐忑,但知道结果后总是更放心。

    女儿有脊柱侧弯和盆骨异位,顺产条件不好,医生建议剖腹产。为此,女儿还暂停工作,在家休养。怀孕3个月时,一次偶尔机会,她报名参加了一家孕妈俱乐部。

    那里有很多孕妈妈,有专业的医生讲解孕期知识,安排孕期健康运动。通过学习和培训,她觉得,自己也许可以试一下顺产。

    我是在女儿去医院的路上接到通知的。一接到电话,我就非常紧张,当年生产的阴影还未散去。可女儿却告诉我,她早一晚就开始肚子痛了,自己躺在床上默默地记着宫缩,等到宫缩越来越密集了,才洗完澡、收拾好行李不急不躁去医院。

    进入医院,上产床大概半小时后,她就生了,全程意想不到的顺利。她在生孩子时,还拿着手机看。真是跟我以前太不一样了。

    现在,生育条件越来越好,瑞安开的月子中心也越来越多,我女儿也开了一家,我一直在里面帮忙。我有时会跟刚生产的妈妈聊天,谈起当年自己在家生孩子时的“可怕”经历,她们纷纷感慨:那我们可幸运多了,如果怕痛,还能打无痛针呢!

    相关链接:

    根据《瑞安市志》记载:1996年,住院接生率96.8 %,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发生。根据市卫计局统计,2005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24/10万,到了2017年已下降到7.42/10万。今年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远望角
   第00008版:学周刊
母女两代不同的“生门”路
东山垃圾焚烧厂何时扩容?
108路公交车能否改道飞云江五桥?
预交的学费可以退吗?
上埠村老菜市场还会重建吗?
可否延迟办理社保退休手续?
校园操场什么时间开放?
阁巷菜市场出售幼小螃蟹鱼虾问题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5 母女两代不同的“生门”路 2018-6-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