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种植,产地准出,市场准入……
从田野到餐桌有条“安全链”
本报讯(记者 项乐茹)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我市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及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创建要求,依托“三位一体”合作体系,通过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打响“瑞安农产”品牌、助推农产品种植现代化,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构筑起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链”。
产品链全程可追溯
农产品抽检实现全覆盖
“你看,每一袋包装好的‘净菜’,都附带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迅速获悉蔬菜的生产基地、农事操作、检测方法等信息。”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雷大锋说,这些蔬菜打开包装,就能烹饪,甚至直接生食,不仅卫生,而且新鲜、方便、有营养、无公害。
眼下,“净菜”是蔬菜加工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也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雷大锋介绍,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一体化质量安全管理,采用统一供种育苗、农资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产品检测、品牌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方式。目前,这些梅屿出产的高品质“净菜”,已经供应到上海、杭州等全国13座城市的高端市场。
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市农林局与市场监管局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协同合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目前,全市31个农贸市场和18个涉农乡镇(街道)建成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对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场、大户)和农贸市场食品(农产品)加强抽检。此外,市监部门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场超市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将追溯产地信息,并抄告至农林等部门。
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
曾经的涝区马屿天井垟,经过“两区”和“三位一体”等有效建设,如今已华丽转身为浙江省最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
“在天井垟种植的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等现代化先进技术,并且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不但保障了粮食质量和安全,也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粮食种植和生产。”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马屿梅屿蔬菜基地建成为温州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该基地实行对成员单位跟进配套冷库保鲜、包装销售、质量检测、技术培训、农业保险等一条龙服务,促进该区域形成规模化农产品产业。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转型,发展规模化农产品种植,从源头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达15万多亩、现代农业园区30个。
打响“瑞安农产”品牌
以品牌建设促品质提升
走进“瑞安农产”品牌店,上望花椰菜、鹿木马蹄笋、天井垟大米、顺泰毛芋、梅屿叶菜等本土优质农产品一一放置在专柜上,供消费者购买。门店负责人介绍,目前“瑞安农产”吸纳了2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盟,统一打响品牌。
自2016年5月,首家“瑞安农产”区域品牌旗舰店开业以来,“瑞安农产”已累计在温州市政府生活配套服务区、瑞安旅游集散中心等场所开设7家品牌体验店。“瑞安农产”还与农商行丰收购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上线多种品牌旗下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此外,瑞安优质农产品牌积极开拓形成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农超对接等销售渠道。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与华润Ole精品超市、特适精品超市等合作推动精品高端蔬菜、色拉蔬菜业务,借助公司品牌附加值提升本地蔬菜价值,成功将梅屿蔬菜卖到了香港等地。
据悉,今年我市将继续按照“过程严控+标准化+互联网”的思路,进一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加强与“三位一体”这张金名片、乡村振兴这一热点紧密结合,不断实现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