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的田野

    夏日的田野

    ■高振千

    夏日出行,要想凉快,就得早起早出门。一旦太阳出来,火辣辣的就像“天火”倒下来一样。“秃头”走在道路上,要么找庇荫的墙角,要么树荫下穿行,否则足以把人晒干了。即使太阳躲在白茫茫的云层后,那威力还是透过云层直逼下来,将整个大地弄得像个蒸笼,令人浑身汗涔涔、黏糊糊。

    踏进老家大门,就赶紧打开楼下的吊扇驱散身上热气。转移到楼上,又是先打开台扇,不至于憋闷得喘不过气来。在房间里呆久了,很想出去走动走动。在老家,除了村头开阔的田野,还真没什么地方可走,也只有田野是自己最好的去处。可是,如此明晃晃的阳光,还真不敢轻易出去沐浴。

    终于,看到窗外明显地阴暗下来了。原本打算晚饭后,黄昏里踩着夕阳,再去田野上好好散步。但是,午饭前还是忍不住,准备先出去走走。村头的小河边有好几个人在钓鱼,疏浚过后的河水比以前干净多了。疏浚出来堆积在路边的河泥,早就都被勤劳的村民纷纷开辟为菜园,成为田头一道墨绿色的风景线。

    其中就有老母亲的一垄新菜畦。这时候,种的只有茄子和番薯两样,茂盛得直耀你的眼。茄子只占三分之一,挂下来大大小小的长长紫色茄子煞是可爱,老母亲每天摘回家都吃不了送人。番薯更是旺盛,连沟也被满满地笼罩着,来日挖出来可是老父亲最喜欢吃的。

    这一片菜园中,菜品还真是丰富,而且都是绿色食品。丝瓜、蒲瓜、黄瓜等等,夏令的时蔬瓜果应有尽有,高低错落,可一律绿油油地长势磅礴,包括那些狗尾巴草、莲子草等来不及清除的杂生野草。肥沃的泥土,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勤恳的村民,一起养育和呵护着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有机蔬菜。

    菜园的背后有一望无际的田野,这时候不见什么人,没想到水稻这么快又要成熟了。如果要拍照片发朋友圈,题目都想好了,就叫“丰收在望”。田野上的水稻成熟的程度不一样,颜色也深深浅浅。深浅不一的黄色、绿色稻叶相间,铺满整个广阔的田野。即将马上收割的田块,稻叶尖都卷起来枯黄了,似乎还隐隐地带着暗红,黄澄澄的稻穗颗粒饱满得都弯下了头。几处空着的田块中,几只洁白、伶俐的鹭鸶在自由自在地翻飞和觅食。

    面对此情此景,已经顾不上太阳的热力,当然要深入地走进去。这次走入田野,居然在田岸上有更惊喜的发现。

    勤劳的村民是不放过田野上角角落落的,常常连窄窄的田岸上也见缝插针地种上时令瓜果蔬菜。大概是菜园多了,村里粮田的尽头也有一大片堆放的河泥开垦出来的菜园。如今,田岸上竟然种着一簇簇波斯菊,细叶绿丛中白的、紫的、红的,白里透红、白里透紫的波斯菊,点缀在黄绿相间的田野上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曼妙。这还不算,还有亭亭玉立的向日葵,金灿灿的向日葵吸引着纷飞的蜜蜂和蝴蝶,有的葵头正在结籽,大个的已经低下了头。每条青草丛生的机耕路两旁田岸,几乎都有花开的波斯菊和向日葵,有的更多更密集,这些鲜艳的花朵可是家乡田野上从来没见过的,让人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涌上心头。可惜,大概缺乏规划,两旁田岸上只零零落落地种了半截,没有一溜到底地种,否则,又将形成村里最美妙的景观。

    午餐前,两条满满青草里深刻着车辙的机耕路都还只走了个开头。选了曾经承载着自己干农活经历的最熟悉的那条路走,来不及仔细地观察,兴奋得只是顺着路,不停地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稻田、波斯菊和向日葵,虽然已经不是最好光线的时间和天色。向日葵并没有转头,而是一律地面朝东方。斜着经过的龙丽温高速公路高架桥,从此将家乡这片古老的产粮地划开一分为二了,一排排桥墩已经从田野中拔地而起。

    村里粮田的尽头是天井垟一条与邻村为界的河流,疏通后河面宽了、河底深了水清了,两岸种上了樟树,修筑了水泥路漫步道,行走其间让人心旷神怡、心生隐忧。夏日的田野,在天井垟不论站在哪个点,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满眼浓厚、深邃的绿色世界,镶嵌着一片片逐渐发黄的稻谷,无疑是一年中最美丽最蓬勃最丰满的时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今日莘塍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聚焦点
夏日的田野
那条石子路
红糖之恋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夏日的田野 2018-7-5 2